曾有琴準備干完活就去接父親。
34年前離家出走,廣西到靖遠 34年后骨肉團聚,樂極竟生悲
大西北網5月27日訊 34年前,因為害怕父親責罵,年少的她離家出走,幾番輾轉,最終流落至甘肅靖遠。34年來,她將那份對于親生父母的懷念埋在心底。如今,她已是3個大學生的母親,然而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強烈。34年后的這個夏天,她遇上了一群可愛的人,在他們的努力和幫助下,她的愿望終于實現,然而事情卻在這個時候再次發生轉變……
離家出走 廣西少女流落靖遠
45歲的曾有琴(原名何春美),家住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西灘村,在當地人眼中,她是個能干、開朗的鄰家大姐。9個蔬菜大棚,5畝蔬菜園,在她和丈夫的辛勤勞作下帶來不菲收入。但在笑聲背后,曾有琴心中卻始終有一份牽掛,這份牽掛,在她心中埋藏了34年。
34年前,曾有琴11歲,在她的記憶中,她出生在廣西一個名叫“yin山”的美麗村莊,由于那時她剛上學,她的全部記憶就是親生父母以及弟弟的名字,父親脾氣暴躁,時常和母親吵架甚至打架。
11歲那年,年幼的曾有琴在一次帶領弟弟玩耍時,不慎燙傷了弟弟的臉,曾有琴擔心受到父親的責罰,壯著膽子跑到村子附近的火車站,上了火車。令她沒想到的是,正是這一次離家出走,讓她的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有琴回憶,在隨后的3天里,她不停地換乘,大約在離家出走的4天后,曾有琴來到白銀市靖遠縣火車站,一位熱心民警注意到她,將她帶到當地派出所。隨后幾天曾有琴便住在派出所所長家,這個人以后成了他的舅舅。大約3天后,舅舅帶著曾有琴去他姐姐家串門,姐姐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活潑的小女孩。幾天時間里,曾有琴得到了自她出生以來最開心、最溫暖的生活,當這個后來成為她的養母的阿姨詢問她“愿不愿意給我們當女兒”時,曾有琴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的養父母對我非常好,他們幾乎傾盡所有留住了我也留住了我的心,在這里我就像個公主一樣。”即使到現在,曾有琴也覺得,離開了家鄉的自己獲得了另一份幸運。1992年,曾有琴遇上了現在的丈夫,并生下3個孩子,過著幸福的生活。
親生父母不敢忘 34年后網絡尋親
隨著曾有琴的歲數越來越大,每當看著3個孩子玩耍時,曾有琴便會回憶自己在廣西老家的童年生活,想起那里還有自己的親生父母,心中逐漸萌生了尋找他們的想法,這種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強烈。但是,為供養3個孩子上學,再加上常年癱瘓在家的婆婆,曾有琴很快便把這種想法壓在了心里。
然而,曾有琴不知道的是,在發現孩子走失以后,曾有琴的親生父母幾乎找遍了宜州的每一處地方,直到三年后尋找無果無奈放棄。近些年隨著老兩口逐漸老邁,尤其是母親對于這個走失女兒的想念越來越強烈,并時常說,如果找不到女兒,她死都無法瞑目。
時光荏苒,曾有琴養父母的相繼離世,3個孩子陸續考上大學,家里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曾有琴終于將自己尋親的想法告訴了家人,也得到了家人支持。2015年4月,曾有琴的二女兒將尋親消息發布在了“寶貝回家”網站,同時向廣西警方尋求幫助。
兩地警民聯動 找到親人,母親卻離世
4月中旬,曾有琴接到了“寶貝回家”志愿者的電話,得知在廣西省宜州市德勝鎮賽平村應山屯有一家人和她所提供的信息極其相似的消息后,曾有琴激動萬分,廣西警方和白銀靖遠公安局都積極行動了起來。
4月24日,靖遠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第一時間向曾有琴了解了相關情況,同時提取了曾有琴的血樣進行DNA檢測。隨后,廣西警方也提取了對方家中這位可能是曾有琴母親的血樣。就在等待檢測結果的過程中,5月11日晚,曾有琴和老家的弟弟通了電話,確認“這就是我的家”之后,曾有琴便開始著手準備安頓好家中的事后,前往老家。可讓她始料未及的是,5月12日晚,她接到弟弟的電話稱,母親在得知此消息后,由于過于激動突發腦溢血,危在旦夕。于是,曾有琴連夜預訂了飛機票,打算見母親最后一面。5月13日晚12時許,曾有琴到達目的地,但遺憾的是,母親在她接到弟弟電話當晚已經過世,并于13日午后下葬。“父親告訴我,老人走得雖然急,但非常安詳,是笑著離開的。”話雖如此,但是短短幾天里,45歲的曾有琴經歷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失去母親的心痛和未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的失落成了曾有琴心中難以彌補的遺憾。
5月22日,DNA檢測結果顯示,雙方確為母女關系。在廣西和家人相聚10天之后,曾有琴回到靖遠,現在她打算將老父親接到靖遠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