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4月7日訊 52歲的靖遠縣劉川鄉農民王成堯雖患一級殘疾,但他身殘志堅,將多年的文化積累變成了飄著墨香的質樸文字,實現了自己的文學夢想,成為自強不息的“炕頭作家”。目前,他的長篇童話小說《孤獨的山麓》已榮獲甘肅省“黃河文學獎”優秀獎、“白銀市鳳凰文藝獎”二等獎、甘肅省第二屆殘疾人文學大賽二等獎,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驛路的時代》正在與出版社接洽出版中。
被窩里看書
王成堯身患先天性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癥,初中未畢業便不得不輟學在家。輟學的他十分迷茫和痛苦,便把興趣轉移到家里的古籍書籍上。歷史、文學、哲學,凡是家中有的,都被他看了個遍。由于家里窮,沒有“非常”必要的事是不許點煤油燈的,為了不被父母發現,他便鉆在被窩里偷看。“我就是在那時候打下的文學基礎,又自修了大學文史學科。”王成堯說。
孤獨的創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積累之后,王成堯逐漸有了文學創作的夢想,但一毛八分錢的墨水、一分錢的信封、八分錢的郵票對那時的他來說投稿簡直就是夢想,更不用說創作需要的大量稿紙了。無奈之下,他將村小學里學生扔掉的紙疊飛機、亂扔的香煙盒紙、廢棄作業本撿來,擦去上面的字跡,再用撿來的鉛筆頭進行創作。
1996年,他的作品在《寫作》超精短文學大賽上獲得散文、小說、楹聯等數項優秀獎。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在甘肅省楹聯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迎香杯”楹聯征文活動中,他以百字長聯獲得優秀獎。
炕頭的堅守
在經過數年的與病魔抗爭之后,2006年,正當王成堯打算將自己的詩結集出版時,病情愈加惡化,不得不躺臥在病榻之上,但他仍沒有放棄創作。
2012年,在白銀市文聯和省市殘聯的幫助下,他的12.6萬字長篇童話小說《孤獨的山麓》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先后獲得白銀市第三屆鳳凰文藝獎文學類二等獎、甘肅省第二屆殘疾人文學作品大賽二等獎、甘肅省第五屆黃河文學優秀獎。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