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沉寂突然發力
黃河北岸正孕育著極大能量
破舊的平房、雜亂無章的紅磚房、坑洼不平的馬路、噪雜泥濘的市場……說起黃河北,蘭州人眼前總是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長久以來,黃河北這片區域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那些破舊的景象與時代的發展已無法匹配,更無法滿足百姓安居和全新的城市功能。
2009年9月,蘭州市迄今為止最大的舊城區改造項目、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最集中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最大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最時尚的城市綜合體、最典型的民生工程——廟灘子地區危舊房整體改造項目開工奠基。
2012年3月15日,黃河北廟灘子地區整體改造工程——“元森·北新時代”正式開盤。除此之外,黃河北鹽場規劃區域、九州開發區、徐家灣已有部分新的小區取代了原來的村落,廟灘子 、草場街、上川和亭子的8000多村民將陸續入住現代社區。
5月3日,蘭州九州經濟開發區天昱鳳凰城隆重奠基,該項目位于九州開發區東區平臺,占地500畝,開發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將充分利用該地區蘊含的豐富溫泉資源,建設集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休閑度假中心。還有更多的項目在規劃和待建中。沉寂了多年的黃河北岸像突然蘇醒了,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展示著它的肌肉和城市生長的力量,它要成為和繁華的南岸等量齊觀的新城——北城。
沉寂的黃河北岸
兩山夾一河、一河隔兩岸、南寬北窄,這就是蘭州市的地理現狀。有人把蘭州比喻成一片樹葉,黃河剛好是它的葉柄或者是主葉脈。值得關注的是,蘭州這個城市在改革開放后的這30多年,卻一直在黃河的南岸發展。就好比一片葉子半邊是綠色半邊是灰色。也有人把蘭州比喻成一只蝴蝶,過去30年它更像是一只斷翅的蝴蝶。
只一河之隔,黃河南岸高樓林立,每一寸土地被開發利用到了極致;而黃河北發展滯后、城市規劃雜亂,配套設施落后,顯而易見黃河北已成為這座城市最后的短板。
廟灘子,曾是蘭寧驛道的主要通道。明朝中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北方邊境趨于相對安寧,通往寧夏的驛道改善拓寬,黃河以北、鎮遠浮橋以東的地方就成了鬧市,作坊、店鋪、飯館鱗次櫛比,過往商旅駝隊絡繹不絕,是著名的“水旱碼頭”和“茶馬互市”。
直到1979年城關黃河大橋通車之前,廟灘子依然是蘭州的一個咽喉通衢,車馬店集中,人流、物流交匯。此后,從這里過往的車輛有所減少,廟灘子的碼頭作用減弱,但在黃河北地區,這里依然是一個中心。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黃河北似乎還是“被遺忘的角落”,那時,金城關、徐家灣一帶除了幾間倉庫,幾乎看不到幾幢高樓,用“荒涼”一詞來形容毫不夸張,雖說這一地區與西關、小西湖僅隔一條河,但兩岸的經濟、城市建設卻有很大差別。
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城市的發展,地處城鄉接合部的廟灘子并沒有跟上整個城市發展的步伐,在黃河以南主城區的繁榮景象以及南北濱河路的亮麗景觀映襯下,廟灘子地區成為整個城區的一個“瑕疵”。
九州開發區,東至大坡溝,西至徐家灣、九州臺,南至廟灘子,北至大壩與皋蘭山接壤,這個距離蘭州市中心5公里,沿著羅鍋溝走向發展的 省級開發區,如今居住人口達到4萬余人。
早在20多年前,與廟灘子緊鄰的羅鍋溝是一片溝壑縱橫,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平地驚起一聲雷,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九州以現代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黃河北崛起了一座新城。
在20多年的開發建設中,九州圍繞“食品加工業、生物醫藥業、現代都市加工業”三大主導產業,加快土地開發整理,拓寬園區發展空間。
“九州,寂寞的空城。”“九州,睡城一個。”……先前,由于開發區內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公共娛樂活動匱乏,就業崗位狹小,九州居住人群大多早出晚歸去市中心上班,白天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堅守,晚上夜經濟也相對蕭條,在蘭州坊間經常這樣“戲謔”九州。
而廟灘子改造,其重大意義不僅在于廟灘子地區的“重生”,更在于帶活這 一片之后,對核心區的居民和業態形成引力,可緩解黃河對岸城關核心區域的居住、交通、就業等壓力,為城市核心區的向外疏散提供空間。隨著多個重點項目的引進,一大批蘭州城市綜合體項目的上馬,蘭州坊間的這一看法將在九州徹底成為過去。
政府的決心和氣魄
蘭州三版、四版城市規劃,明確蘭州將打造山水之都,城南城北,隔河相望,立城、優城,南北通行;10年前,城市化的第一波浪潮來襲蘭州之時,蘭州亞太在黃河北大砂坪安營扎寨,第一個住宅小區亞太花園首次順應了城市化進程,此后,從東到西,國際會展中心、甘肅大劇院、云祥花苑、歐洲陽光城,金城關、蘭雅親河灣眾多安居項目相繼登場,但相對于偌大的黃河北地域來說,遠遠不夠。
“一座城市再美麗,如果有一方殘缺,也不是完整的,更不能隨現代化的經濟浪潮前行。”在蘭州市民看來,黃河北是一處頑疾,黃河天然相隔制約著黃河北發展、困擾著黃河北居民的生活改善和提高。
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經濟和城市建設不平衡的問題,這種不平衡會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阻力。政府的決策和發展戰略是解除這個阻力的有效方法。
在城關區的“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該區將借助“十二五”機遇,推進黃河北片區有史以來 最大規模的一次開發和建設,其目的就是要“再造一個新城關”。規劃中,5年后的黃河北將以九州土地開發利用、廟灘子整體改造、甘肅國際 會展中心配套區及發展區、青白石整體開發等項目為依托,形成以展會經濟、金融服務、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為主的“河北組團”。同 時通過建黃河大橋、改進交通路網建設、優化城市空間、產業業態升級、重大項目布局,實現黃河北區域產業品質、城市品質、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蘭州市“十二五”規劃也提出,到2015年,城關區將以開發黃河北為重點,以每年開發10平方公里土地的速度再造一個“新城關”,將黃河北逐步打造成為“全國商會總部”。
規劃指出,城關區將借助“十二五”機遇,推進黃河北片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開發和建設,其目的就是要“再造一個新城關”。 規劃中,5年后的黃河北將以九州土地開發利用、徐家灣改造、廟灘子整體改造、甘肅大劇院城市文化中心、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區及發展區、青白石整體開發等項目為依托,形成以展會經濟、金融服務、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休閑旅游、生態宜居、商業綜合為主的 “河北組團”。
在黃河北華麗轉身的同時,還將以黃河兩岸為重點,著力打造新地標建筑12座,新建五星級酒店5座~7座,城市綜合體7個以上,建成后,黃河北這顆璀璨明珠將大放異彩,黃河北岸將不再遜色于南岸,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超越南岸。
繁華非煙云北城正崛起
如果說,偌大的一個城關區只有一個新興的住宅區域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那么必然需要另外一個區域來彌補,而這個區域非“黃河北”莫屬。分析看來黃河北距離中心城區比雁灘還要近,隔河相望卻因交通問題與主城區發展有別,人們對于黃河北的印象是落后和不適宜居住。而最近幾年,幾座大型新興樓盤在這里崛起,讓人們改變了對這片“荒涼”區域的開發。未來,這些正在建設或計劃開工的樓盤、廣場、商業街將一舉改變黃河北的面貌,建成與黃河南岸相互輝映的“蘭州北城”。
過去的5年,對于北城區來說,是全面積淀的時期。早在2007年5月,蘭州市政府便與香港利嘉集團在福州簽訂了改造廟灘子舊城的相關協議;同樣,從2007年起,甘肅天昱置業有限公司也對天昱鳳凰城項目用地范圍啟動地質災害治理。自此,"北城"輪廓逐漸呈現,受到的關注與日俱增,相比其他區域,在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規劃,北城顯得更為出眾。就區域而言,撇開成熟的老城區,板塊熱度逐步升溫,其中大盤云集,該區域內項目將在近兩年進入全面爆發時期。
目前,九州開發區已累計完成開發投資62.93億元,以食品、生物醫藥、機械、電子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同時,九州開發區還將重點推進以城關區黃河北荒山開發整理為主體的空間拓展步伐,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蘭州市食品產業基地和現代環保都市加工產業基地,力爭到“十二五”末,新開發建設用地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億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發展后勁。
北環路一期工程的開建,南接東南出口的915#道路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的上馬,蘭州奔馬集團、三條嶺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開建,還有蘭州國際汽車城、蘭州“主食廚房”九州配送園區項目、甘肅土特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項目等工商貿易項目的落地,以及天昱鳳凰城住宅小區、九州海盛花園、九州潤園經濟適用房項目、中宇.龍居苑住宅小區等十多個房地產項目,都使九州的未來熠熠生輝,煥發著青春活力,與黃河北整體開發項目并駕齊驅。
總占地86公頃的元森北新時代項目,扛起了廟灘子改造的大旗;其總建筑面積289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25萬平方米、安置住宅90萬平方米、配套25萬平方米、集中商業47萬平方米、寫字樓6萬平方米、公寓22萬平方米。業內人士預計,元森北新時代項目未來居住人口約10萬人(僅住宅),還有商業、休閑等商務活動帶來的人流和消費流是本項目商業的強大支撐。項目商業按照"大規模、一站式、多功能、高品位"來定位,在規劃上與國際先進購物中心接軌,堅持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將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購物、娛樂消費體驗。形成一個集購物、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完整空間。
位于蘭州市城關區九州開發區的天昱鳳凰城項目是目前九州最大的生態人文社區,集居住、商業、健康休閑于一體。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可居住人口約4萬人,計劃分五期開發建設完成,預計總投資為50億元人民幣。
港聯第一大道,集排洪道高標準綜合治理、菜市場、超市、購物、休閑娛樂、美食、大型停車場、五星級公共廁所和城市景觀于一體的排洪道綜合治理暨多功能城市公共設施綜合體項目。該項目創造并強化"蘭州首個一站式購物廣場"的概念,強調除購物功能之外,創造一個給現代人休閑放松的綠色環境,真正把一個單純注重購物的商場轉變成人們享受生活、發展友誼、陶冶情操,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空間,讓購物中心成為年輕人社交、老年人休閑、小朋友游樂、商務人員進行商務活動、購物者購物的天堂。是一個集商品及資訊展示,品牌及文化傳播的場所.目標是打造蘭州黃河以北的最優質商業場所。
“離城一丈,就是鄉棒”成為過去
北城將與黃河南岸并駕齊驅
隨著蘭州市黃河北草場街立交橋的建成、廟灘子地區整體改造、省電力調度通訊樓和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項目的建成,以及即將開街的天源步行街商業街、正在修建的金雁黃河大橋、元通大橋等重點項目,鹽場堡城中村改造等等,黃河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解決了黃河北交通擁堵現狀,同時擴大了黃河北區域版圖,還加快了黃河北經濟發展步伐、提升和優化了黃河北區域資源優勢和區域形象。緊隨區域立體化路網的即將建成,以及舊城改造、產業升級,黃河北乃至整個城市發展瞬間提速,黃河北真正崛起。 記者 吳永隆 沙莎
感受黃河北的雄心和溫度
“城市距離越來越近了,真的沒想到我還能住上樓房。”6月6日,家住李家灣的侯鼎老人望著家門口高樓拔地而起,塔吊林立的施工場面,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隨著廟灘子整體改造工程的上馬,花甲老人侯鼎家所在位置也被列入了改造范圍。“再過幾個月,我家就徹底告別這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紅磚小平房。”侯鼎老人指著旁邊自家的小四合院不好意思地說,旁邊的好多老鄰居的房都拆了,但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過度房”,他家的拆遷工作不得不延后。
“說不留戀這老窩是假的,但看著不遠處多座拔地而起的建筑和開工建設的項目,心里難免覺得有些失落。”侯鼎老人說,等了多年,也盼了多年,他原以為這輩子恐怕離不開這樣的老房子了,讓他沒想到的是,廟灘子舊城改造的步伐終于走近了。
“離城一丈,就是鄉棒。”侯鼎老人坦言,在改造前,黃河北還流行著這樣的俗語。由于低矮擁擠的平房遍布,交通、消防、供水、供暖、排污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群眾吃水難、行路難等問題十分突出,落后的生活條件沒能改善,使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覺得“沒有面子”。
“這是個長臉的工程,我這把老骨頭也趕上了。”在侯鼎老人的記憶里,黃河北以前由村落組成,成片的果園和菜地,看上去到處綠油油的。近幾年隨著城市的改造發展,先前田地在拆遷改造中一點一點地消失了。居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出租房屋和外出打工來獲得。 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崛起一座凸顯蘭州山水特征的集居住、商業、旅游、文化、休閑、辦公等于一體的“城市商業次中心”,使黃河北岸區域呈現全新面貌。
今年4月11日,蘭州九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甘肅溫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蘭州九州“主食廚房”食品加工園區項目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書。
“主食廚房”九州配送園區是蘭州市加強食品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項目,是城關區政府推進民生工程與再就業工程的重要舉措。該項目占地500畝,將建設標準化的食品加工車間、冷藏庫,食品展示和交易中心以及食品檢驗檢疫等配套設施,以中、小型加工的肉制品、豆制品、奶制品、發酵泡制類、干鮮等熟食品為主的熟食加工園區,成為服務全蘭州市的食品加工廚房,可帶動1400多人實現再就業。
同時,為加快推進城市空間拓展,促進城區黃河兩岸均衡發展,九州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333”打硬仗活動,即在三條嶺、青白石、九州北部三大片區,利用土地、金融、產業三大資本,實施生態修復、地質災害治理、土地開發整體三位一體的荒山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力爭 年內整理開發土地5平方公里。
“九州將依托中心城區資源優勢,乘勢而上,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九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李文表示,今年九州開發區共確定37個重點建設項目,涉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土地開發整合、房地產項目等,總投資1079931萬元。九州距離中心城區近,配套設施完善,企業發展成本低,這些先決的條件都為該區域的招商引資,引進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創造了條件。
目前,蘭州北環路一期工程九州隧道左線共完成進尺400余米,右線完成近600米,目前正在做相應的拆遷工作。一大批城市綜合體工程的上馬,在建設過程以及建成后,必將新增大量的就業機會,主推九州經濟飛速發展,黃河北也將形成綜合性的新型城區。
不能讓交通拖了黃河北后腿
黃河北區域加快改造建設步伐,產業集聚,人口增加,現有的交通狀況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片區功能需求,黃河新橋不堪重負、 “堵”不堪言。其中,廟灘子、草場街一帶的交通擁堵問題,尤為突出。就拿上周來說,從周一至周五每天都在堵車。早晨堵,中午堵,晚上堵,堵得人心都發慌。在黃河北,堵車已不是新聞,不堵車倒成了新聞。有一天,記者乘坐公交車路過黃河新橋正慶幸沒有堵車,鄰坐一位不 認識的乘客居然轉頭問道:“奇怪,今天居然沒有堵車?”
黃河北,目前可改造開發利用的土地數千畝,是城區主要的土地供應源。價值的另一釋放點在于交通。在原有黃河橋基礎上,新建元通大橋和改建原中立橋,徹底打通黃河南北兩岸。同時在原來僅有北濱河路的基礎上興建北環路,加之草場街立交、元通大道、九州大道等縱橫交錯的路網,徹底改變了黃河北的交通現狀和區域形象。將大幅提升黃河北的區域價值。
家住黃河北咬家溝的李大爺回憶,黃河北最早只有東西向的靖遠路、鹽場路和南北向的白土巷,以前咬家溝周邊居民大多家里備有一雙高腰雨鞋,因為道路土層太厚,一下雨路上全是深深的泥。
以前人們都說:“蘭州黃河以南是親娘生的,黃河北是后娘生的”,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黃河北變化不大。后來北濱河路的新建、雁灘黃河大橋的修通,還有九州大道的修通,黃河北的交通真是方便多了。再后來從大砂坪到黃河新橋修建了新的北出口,新修了立交橋,交通得到很大改善。
在市民丁老的記憶中,黃河上每架一座橋梁黃河北的交通就會有明顯的改善。1979年,城關黃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地方便了河北居民的出行,從大砂坪到市區方便快捷了許多。今天,北環路、元通大橋、金雁大橋數座大橋同時建設,多管齊下,已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黃河北的新藍圖。用九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話說,絕不能讓交通拖了黃河北發展前進的后腿。
基礎配套設施先行為北城奠基
對于黃河北地區而言,已超期服役的鹽場路何時能夠整治改造備受期待。日前,已出臺的《蘭州市道路交通改善工程總體規劃方案》之《城關瓶頸路段改造方案》,結合城關區瓶頸路段實際,將鹽場路和九州南出口改造納入了“十二五”道路交通改造計劃。根據《規劃》,本次鹽場路整治工程起點位于廟灘子,終點為雁灘黃河大橋北橋頭,工程由道路、橋涵、雨水、污水、照明、綠化、消防工程和交通設施等組成。由于道路兩側的建筑現已基本成型,本次道路設計也是盡量遵循現有路況,將原來8米—24米的路幅寬度改造為24米—30米。
在整治過程中,還將對年久失修的羅鍋溝橋和大砂溝橋予以重建,原有橋梁荷載等級低,橋破壞嚴重,橋面寬度不足,而且維修加固難度大,所以本次設計全部為新建。兩座新建橋梁均按30米寬度設計,其中車行道21米,兩邊各4.5米人行道,橋梁斷面與道路斷面相匹配。
黃河北區域內九州也是一個大型居住區域,但之前因種種原因該區域一直未能有顯著的發展。這兩年,借著九州生態園等規劃建設的契機,九州再次迎來發展良機,大型樓盤社區入駐,天昱鳳凰城是九州城之后該區域最大的樓盤項目,另外還有省外房產大鱷恒大集團的恒大綠洲,而隨著樓盤社區的建設,九州的道路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同時,為了盡快改善九州居民的出行問題,九州南出口改造也納入到《城關瓶頸路段改造方案》之中。
九州南出口工程包括S468-1#路及B417#路,南起佛慈大街三角花壇,北至九州東平臺,全長1.89公里,寬24米。全段路幅寬度根據1829輛/小時的遠景交通量,確定道路寬度斷面為:3米(人行道)+18米(機動車道)+3米(人行道)=24米,雙向四車道。工程內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給水、照明、綠化、交通及消防等項目。未來新增四個出入口將使整個九州的出行大為改觀,也會使得這里配套更加齊全。
蘭州北岸具有后發優勢,隨著蘭州市黃河北草場街立交橋的建成、廟灘子地區整體改造、省電力調度通訊樓和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項目的建成,以及即將開街的天源步行街商業街、正在修建的金雁黃河大橋、元通大橋等重點項目,鹽場堡城中村改造等等,黃河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解決了黃河北交通擁堵現狀,同時擴大了黃河北區域版圖,還加快了黃河北經濟發展步伐、提升和優化了黃河北區域資源優勢和區域形象。緊隨區域立體化路網的即將建成,以及舊城改造、產業升級,黃河北乃至整個城市發展瞬間提速,黃河北真正崛起。
另一方面,黃河北現在已經成為蘭州文化、文物和景點的薈萃之地,從根本上提升了北岸的品位。與此同時,經過改造提升,徐家山森林公園和多家休閑山莊也成為黃河北一處又一處亮點。五一山、徐家山、天沁生態園、龍騰山莊等都是市民節假日休閑游玩的好場所。 河面上不斷有橋梁架起,北濱河路各行的生意都在逐步升溫。黃河北不會再成人們所遺忘的角落。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2012年城關區將實施五一山生態休閑旅游景觀項目。完成五一山公園高坪蓄水池建設,將其打造成集灌溉、景觀、商務、休閑、餐飲為一體的公園綜合體,年內投入使用。同時,還將實施徐家山公園人文生態景觀提升項目。編制徐家山景區規劃,突出徐家山綠化歷史、人文特色,啟動耀邦林改造。
黃河北改造還將帶來城市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拉升黃河北價值。黃河北將一改往日臟亂差的形象,變成生態環境優越的現代城市范本。未來5年,黃河北將不再是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將成為蘭州主城區最大的投資熱點,人們的眼光也隨之向北望,黃河北岸也將不遜河南岸。(本組圖片攝影 鑫報記者馬朋藝)
黃河北舊城改造各區規劃重點
■廟灘子整體改造工程:廟灘子整體改造項目東起東李家灣、向北延伸至五一路,南到北濱河路,西由市二院沿朝陽山東麓至西李家灣。該項目包括高檔社區、安置房、商業休閑區,還有配套的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其中商業中心的體量約49萬平方米。在建的元通大橋將讓北岸商業與張掖路步行街對接,改善南北交通,方便群眾來往,興旺北岸商氣,打造黃河新景觀。
■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建筑群項目:規劃占地面積129625平方米,建筑面積9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為50億元。開發周期約6~8年,2008年已經動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展覽中心、大劇院兼會議中心、五星級酒店及市民廣場約8萬平方米。
■徐家灣舊城改造:重慶小天鵝集團總投資70億元的徐家灣民俗風貌區舊城改造項目,包括文化項目、景觀項目、生態項目、產業項目。此外,毗鄰蘭雅親河灣二期高端住宅項目、市醫院住宅小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后,將為美麗的蘭州再添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九州開發區:九州開發區屬蘭州市城關區所轄、白塔山和五一山之間、羅鍋溝溝谷內,規劃到2015年,九州開發區會變成“兩園兩區”的發展布局,即食品工業園、生物醫藥園和行政商務區、生態休閑區,屆時入駐開發區企業達到200戶以上。
黃河北交通改造焦點
■北環路:2010年9月份開工建設的北環路是蘭州市第五條東西向干道,西起安寧區培黎廣場北側道路路口,東到大砂坪北出口109國道,建設標準為城市Ⅰ級主干路標,全長8.5公里,其中修建道路長度5.2公里,隧道長度3.2公里,地道長420米,互通立交一座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羅鍋溝大橋一座長360米。隧道段為雙向四車道,道路段為雙向六車道,項目概算投資約17.95億元。目前,包括羅鍋溝大橋、九州隧道等在內的重要節點工程正加緊推進。明年北環路一期工程將竣工通車,東段工程年內基本完工,西段工程年內可完成50%。
■元通大橋:元通大橋全長459米,包括149米長的北引橋及310米主橋,累計投資2.3億。根據規劃,大橋設置雙向四車道,兩側為人行道及觀景平臺。興建元通黃河大橋的目的是盤活黃河北整個交通路網,與109國道和鹽場路以及九州大道三條主要城市干道等城市規劃道路進行銜接,以形成一個內外暢通的交通系統。正在建設中的元通大橋有望于今年9月底合攏,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金雁大橋:金雁大橋是蘭州市首座鋼架橋,該橋由南濱河路直通中心灘國際會展中心。該橋建成后將成為連接城關中心區、雁灘組團與鹽場分區、九州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目前金雁大橋已進入橋梁吊裝階段,將于五月中旬完成拱梁吊裝,于7月底可實現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