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富民強縣“金字招牌”
——靖遠縣發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促農增收紀實
記者李保榮通訊員宋秉棣
黃河橫貫靖遠154公里,潤澤著這塊肥沃的土地,成就了豐饒物產的“魚米之鄉”。
“黑黝黝的瓜子,紅丟丟的果,香噴噴的羊羔肉遍地火”。當下,“靖遠枸杞”“靖遠羊羔肉”“小口大棗”“靖遠黑瓜子”四大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行銷國內外市場,成為靖遠縣促農增效致富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
金果產業——靖遠枸杞
“靖遠枸杞”蜚聲中外,被譽為枸杞之佳品。多年來,優良的品質和火熱的市場需求推動著靖遠縣枸杞種植、銷售“一路高歌”。
靖遠縣按照“建基地,強標準,打品牌”的發展思路,把枸杞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來抓,推動枸杞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枸杞栽培已遍布全縣14個鄉鎮,種植面積達19.5萬畝、年產干果3.23萬噸、產值達14.8億元,畝均純收入逾萬元,帶動全縣1.6萬農戶脫貧致富。
靖安鄉新豐村村民張文南從2000年開始種植枸杞,目前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20多畝,2015年收獲干果5000多公斤,收入20余萬元。依靠枸杞種植的收入,張文南建起了新房,購買了轎車。
靖遠縣還扶持成立了枸杞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60多家,注冊枸杞商標30多個,研發出枸杞茶、枸杞蜂蜜、枸杞汁等系列產品,初步形成了集技術研究、種植管理、產品加工、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
“靖遠枸杞”先后獲得“甘肅省十大名果”“全國農產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2012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5年榮登中國品牌價值榜,品牌價值達13.8億元。
優良品種——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以我國特有優良綿羊品種——灘羊二毛期奶羔為資源開發的羔羊肉精品,其獨特的生長環境、烹飪方法和藥膳滋補價值,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地方風味美食。
據靖遠縣萬信清真羊羔肉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馬維貴介紹說,公司一年能銷售羔羊30余萬只。通過網絡,冷鏈包裝的羊羔肉銷往新疆、北京、上海、廣東等30多個省市。
近年來,靖遠縣依托“靖遠羊羔肉”品牌優勢,以高揚程灌溉區為重點區域建設100萬只養羊基地,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目前,該縣已建成10個優質肉羊生產基地,建成標準化養羊場(小區)200多個;羊只飼養量達到132萬只,年出欄羔羊53萬余只,實現產值4.3億元;省內外靖遠羊羔肉專營餐廳690多家,年營業收入達1.2億元。已形成一有龍頭企業、二有協會、三有基地、四有餐飲業和毛皮加工業、五有營銷網絡、六有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靖遠羊羔肉”2002年獲國家A級綠色認證,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400年種植歷史——小口大棗
盛夏時節,走進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成片的棗樹林碧葉連天,百年棗樹枝繁葉茂……這里是集“甘肅十大名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A級綠色食品”等諸多榮譽稱號于一身的“小口大棗”主產區。據小口村村支書石生仕介紹,小口村棗樹栽培歷史已有400余年,該村有30%的農戶出售大棗的收入可達5至6萬元。
近年來,靖遠縣將小口大棗作為林果產業發展的首選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實現從零星栽植到規模化、產業化栽培,走上依靠大棗產業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目前,全縣有百年以上棗樹6800余株,發展棗樹面積2萬多畝,年產量達4萬余噸、產值達1.4億元。
休閑佳品——靖遠黑瓜子
日前,記者驅車來到靖遠縣高灣鄉萬畝籽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瓜蔓鋪滿砂田,碗口大的籽瓜茁壯成長。正在田間勞作的高灣鄉葛埫村瓜農曾玉峰滿臉喜悅地說:“今年種了40畝瓜,長勢特別好,又會是一個豐收年!”
靖遠縣有“籽瓜之鄉”的美譽。近年來,靖遠縣依托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把籽瓜種植作為農民增收致富支柱產業來抓,使籽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已建成10萬畝優質籽瓜基地和萬畝A級綠色籽瓜生產示范區,是甘肅省最大的籽瓜種植區之一,種植面積16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50%到60%,年產黑瓜子1.7萬噸、產值2.8億元。“靖遠黑瓜子”先后獲評“甘肅省優質農產品”“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產品遠銷海內外市場。
掌上白銀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