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白銀靖遠縣五合鄉崇文農民秦腔劇團 自己演戲自己看/圖

    時間:2015-12-16 10:34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白銀 點擊: 載入中...
      原標題:農民劇團,自己演戲自己看
     
      
     
      靖遠縣五合鄉崇文農民秦腔劇團在自己的劇場演出秦腔《春江月》
      
      □王正強
      
      自從有了秦腔,便有了演員和觀眾。演員臺上演戲,觀眾臺下看戲,天經地義,見怪不怪。久而久之,臺下的觀眾不僅成了看戲評戲的行家,還從臺下走到臺上,也能粉墨登場“票”上幾出,過把當演員、唱大戲的秦腔癮。“票”戲的好家生旦凈丑各有所愛,于是,索性建起自娛自樂的業余劇團,自己演戲自己看,鄉里鄉親倒覺得格外親切。這樣的農民業余劇團,幾乎遍布我省各鄉村鎮的山山峁峁,可以說占盡了秦腔演藝市場的大半江山,由此形成一股不可小視的文化力量,靖遠縣五合鄉崇文農民秦腔劇團便是其中的一個。
      
      五合鄉在靖遠縣最北端,該鄉有個叫賈寨柯的村落,地方不大且又十分偏僻,過去是個貧瘠而荒涼的“窮窩窩”。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的農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現在家家戶戶汽車新房。引領全村致富的帶頭人,便是全省有名的鄉鎮企業家、縣人大代表滕文乾。滕文乾沒有別的嗜好,就好唱個秦腔,而且最喜歡的行當還是風趣幽默的丑角,從中可看出他樂觀爽直的性格與熱情本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們對文化生活的渴求愈來愈強烈,特別是愛看秦腔大戲,可賈寨柯偏居縣城一隅,要看秦腔還得跑到幾十里外的縣城。騰文乾心里謀算,與其舍近求遠找戲看,不如建一個常態化業余劇團,自己演戲自己看,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演,就這樣,一個業余秦腔劇團便在自家門口成立了。
      
      開始時不過是村上幾個戲迷湊在一起,吼個亂彈讓全村人樂呵樂呵,沒想到報名的好家愈來愈多,但畢竟只是好家,熱情有余,演技不足。騰文乾便從縣劇團和省上請來退休的專業演員當教練,手把手地為每個戲迷傳授技藝。隨著演技的提高,劇團從清唱開始轉向排演折子戲,又從農家院慢慢想到了舞臺演出。可是賈寨柯原本連個土臺臺都沒有,何言唱戲的舞臺!滕文乾不惜投入數百萬巨資,建起一座堂皇的封閉式劇場,觀眾池設置數十排靠背長凳,可容納六七百觀眾。又花了一百多萬添置燈光音響設施和服裝行頭。攤子越鋪越大,村民們熱情越來越高,滕文乾的規劃也越來越宏偉。此事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先后撥付110萬元“一事一議”文化建設基金予以支持。他又在劇場之外建起兩排文化長廊,還將劇場門口偌大的廣場全用地磚硬化,備有籃球架、單雙杠等健身設施,供村民晨練養身,盡享休閑樂趣。
      
      業余劇團的全體戲迷經過幾年的磨礪,演技雖不及專業演員精到,但做戲的認真、對秦腔藝術的熱情卻絲毫不差。目前,這個團已經擁有40多名演員,清一色的本地村民,不僅生旦凈丑行當齊全,文武場面樣樣不缺。他們農忙種地,農閑演戲,經常上演的大本戲就有《八件衣》《鍘美案》《貍貓換太子》《周仁回府》《忠保國》《闖宮抱斗》《開國圖》《三滴血》等20多出。既為本村村民演出,還為周邊東鄉、靖安、永興、大蘆等鄉村民送戲上門,僅去年的演出場次就達120場以上,成為靖遠縣影響最大的農民業余劇團之一。
      
      農民自發組建秦腔業余劇團本來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早在明洪武時期,武威街頭便出現“戲子”和“游優”設點賣藝唱“大戲”的情景。“游優”指的就是非職業民間業余演唱班子。秦腔在600多年的發展中,正是在專業和業余兩支隊伍共同推動下,才從無形到有形、從不完善到完善,并慢慢走向成熟的。尤其今天,全省有多少業余劇團,恐怕很難數計。就《甘谷縣志》載,這個擁有50多萬人的中等縣,所轄20個鄉鎮,專業劇團僅有一個,而自發成立的秦腔業余劇團就達78個,之外還有110個秦腔業余演唱小組,并分北山、西川、東川三大流派相互競技。蘭州可謂是現代文藝匯集爭寵的大舞臺,也只有省直和市直兩個專業秦腔院團,劇場售票的蕭條逼使兩團常年下鄉演出,甚至以“小劇場”演出形式迎合市民觀劇習慣的變化。而蘭州更大的秦腔文化市場,卻被遍布各個巷道角落的秦腔茶社所占據,秦腔好家或品茶欣賞或登臺自娛,已經成為蘭州市民最時髦的消遣形式,還有自發組合的秦腔演唱班子更是隨處可見。
      
      為什么秦腔文化能有如此強烈的滲透性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生活在大西北的人們,自幼在秦腔文化乳汁中泡大,特別是文化生態長期失衡的廣大農村,秦腔與先輩及其后世子孫共同締造的千年情結,足以抹平歷史鐫刻的時代鴻溝。即便在人類業已邁入科技文明高度發達、五方之音爭妍斗奇的今天,秦腔依然以其厚道的品格,古老的方式,在其故土為自己的子民播撒著內心的歡樂。這其中便有一個民族文化根脈的傳承問題。正因此,農民從看秦腔、唱秦腔,繼而登臺演秦腔,也就不僅僅只是“過把秦腔癮”那么簡單,正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這種熱愛,讓秦腔這個優秀的傳統藝術能夠在黃土地上沿襲傳承600多年。
    (責任編輯:李勤芳)
    >相關新聞
  • 靖遠縣東升鄉紅灣煤礦機械化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
  • 白銀靖遠縣:兒子掉進黃河父親下水營救 不幸雙雙溺亡
  • 公路義務掃雪22年 白銀靖遠縣73歲老人善舉感動靖遠鄉鄰
  • 白銀靖遠縣醫院120司機竟然醉駕送患者來蘭 高速交警攔停急救車
  • 白銀靖遠旱砂西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 白銀靖遠縣:一起遷墳事件引發的糾紛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91精品在线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91久久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2020|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