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5月7日訊 據寧夏新聞網報道 血壓計、體溫表一不小心就會被患者或家屬打碎,泄漏的水銀如不及時處理,不僅污染空氣,甚至還會造成人體中毒,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醫療器械科只能把廢棄水銀積攢到一起,可接下來,如何處理這些廢棄水銀卻成了問題。
日前,記者跟隨銀川市質監局工作人員來到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一見到記者,器械科科長鄭鋼急切地詢問:“幫忙想個辦法,科里已經攢了幾十瓶廢水銀了,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鄭鋼告訴記者,該院每年有很多血壓計因運輸或使用不當,造成血壓計損壞,致內含的水銀泄漏,每年醫院僅收集廢棄水銀達20多公斤。常溫下,水銀易揮發,且水銀蒸氣具有很大的毒性,如不及時收集清理,待快速揮發到空氣中,通過人的呼吸道進入神經系統,就會造成中毒癥狀。如果水銀不小心接觸到皮膚進而進入體內,嚴重的會損傷人的大腦。“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會迅速收集,有的能繼續使用的,就想辦法回注到血壓計中。即便如此,每年仍有大量廢棄水銀無法處理。另外,損害的血壓計可當醫療廢棄物處理,可里面的水銀不屬于醫療廢棄物,對其如何回收處理,我們咨詢了很多部門,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
其實,面對有毒廢棄水銀如何處理的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區其他醫院。寧夏人民醫院分管醫療器械于副院長告訴記者,血壓計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的故障就是水銀泄漏,導致測量值不準、誤差大。而水銀的吸附性強,很容易被墻壁和衣物等吸附,一旦長期大量吸入,會造成人體汞中毒。如果發現水銀泄漏,通常,醫護人員會盡快在水銀上撒一些硫磺粉,這樣能夠大大降低水銀的毒性。在日常的維護中,醫院采取簡便的補加水銀方法,即將干凈的水銀注入血壓計中。但考慮到維修工人的身體健康,加上醫院無法處理多余的廢棄水銀,于副院長表示,目前,他們正在使用電子血壓計逐漸代替傳統水銀血壓計。
那么,我區是否有處理廢水銀的部門?5月6日,記者從銀川市環保部門了解得知,目前我區沒有一家企業或單位具有處理水銀的資質。環保部門表示,當醫院積攢的廢水銀過多時,可聯系環保部門進行回收處理。
鏈接
體溫表破碎濕棉簽膠帶粘水銀
體溫計破碎后,水銀掉在地上就會形成許多“水珠”,如果不及時收集,接觸皮膚后進入人體危害健康。打掃破碎體溫計的辦法是:用濕潤的小棉簽或膠帶紙將灑落在地的水銀粘起來,放進可以封口的小瓶中,在瓶中加入少量水,寫明“廢棄水銀”等標識性文字。千萬不要把水銀倒入下水道,以免污染地下水源。
急性汞中毒忌用鹽水漱口
急性汞中毒的診斷,主要依據職業史或攝入毒物史,結合臨床表現和尿汞、血汞測定(明顯增高)而確立。一般水銀量比較大時的急性中毒表現有:頭痛、發熱;齒齦紅腫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少數患者可有腎損害。
家庭中常見的多是小量的水銀急性中毒,初期也許癥狀不明顯,但也不應忽視,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在家可先進行一些積極的處理,如口服生蛋清、牛奶或活性炭,以中和水銀的毒性。切忌用鹽水漱口清洗,否則有增加汞吸收的可能。
http://www.nxnews.net/ms/system/2014/05/07/011017121.shtml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