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最近我家小區好像突然多了好多流浪貓狗,晚上下班回家,不知道從哪個角落就竄出來一只,猛的嚇人一跳。”家住大沙坪的馬女士最近很怕晚上回家,因為要時刻堤防著躲在暗處的流浪貓冷不丁地竄出來。春天是貓狗的高繁殖期,不少市民發現最近蘭州街頭巷尾的流浪貓狗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在各個小區,流浪貓狗們進出自由,儼然成了小區的一名住戶。而面對這些四處為家的“喵星人”和“汪星人”,許多市民表示憂心忡忡,有人認為流浪貓狗亂叫亂跑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流浪貓狗容易造成細菌傳播;也很擔心無人約束的流浪貓狗容易傷人。但也有一部分市民對無家可歸的小動物動了惻隱之心,認為他們很可憐,而且小貓還能為小區捕捉老鼠,應該在小區里有規劃的進行喂養。
叫聲擾民傳播細菌 市民擔心
春天一到,流浪貓狗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流浪貓,它們盤踞在各個小區里,安營扎寨甚至還在不斷繁殖,花叢綠地甚至車庫角落,四處貓影重重。深夜的凄厲鳴叫、翻攪垃圾、濃烈的臭味,以及喂貓人隨意投放在路邊的食物,都成為了小區生活環境的心頭患。市民何女士向記者抱怨:“真是受不了了,每天晚上那些野貓就在窗外不停的叫,擾的我們根本沒辦法睡覺,我們白天都要上班,第二天能有精神嘛?”何女士的家住在一樓,這些天她幾乎每天晚上都要驅趕好幾次,嚴重影響了她和家人的生活。
家住九州花壇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小區的流浪貓狗不少,它們經常扒開居民們丟出來的垃圾袋尋找食物,把垃圾扒的到處都是,最主要的是擔心它們會傷人!而“上班族”小李也表示,應該肅清小區里的流浪貓狗,他對記者說:“我也知道這些流浪小動物很可憐,可這些流浪動物都沒有打過防疫針,又總是在垃圾堆里生存,身上肯定帶有很多病菌。而且它們的排泄物會污染公共環境;有時它們也在馬路上游蕩,不僅威脅自身的生命安全,更會干擾公共交通秩序。加上它們有時不可預測的性情和部分人對流浪貓的不恰當行為,使它們攻擊或者傷害人類的事情時有發生,對于公共衛生安全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流浪動物可否規劃飼養
而另一面,這些小動物令人憐憫的眼神和流浪的身份也引得眾多的熱心人資助,他們定時的喂養流浪貓狗,并希望在小區里能規劃飼養這些流浪貓狗。
“半年前,我在單位的大院里見到一只流浪的小貓,瘦得十分可憐,那種祈求的眼神,讓人看見就心酸。于是我們科室的幾個人就在單位院子的角落里給小貓搭了個窩,然后輪流去喂它吃的喝的。”在蘭州某單位上班的趙先生向記者講述,“我們和小貓一直相處的很好,可是最近我發現小貓還下了一窩小崽,我們就有些擔心了,沒有得力的絕育措施,小貓就會越來越多,怎么辦?趕走它?它還是到處流浪,我們又舍不得。”
已經退休的李大爺則認為,這些流浪動物應該是很好的鄰居。 “小區那么大,每個人放下一點點吃的就可以養活不少流浪的小動物,怎么能忍心驅趕它們呢,好歹也是一條生命啊。而且,自從這些小貓來到我們小區以后,小區里亂竄的老鼠明顯少了,我想這貓總比老鼠好多了吧。”
采訪手記:
拿什么拯救你,流浪的喵星人
這些徘徊在小區里的流浪貓大多不能算是“野貓”,它們一開始可能是走失或被棄養的家貓,很多人一時興起,看著小貓天生美麗的姿態和性情,便收養家中,而由于種種原因,當他們不愿意繼續為其負責時,便將其遺棄,由于貓的繁殖能力頗強,這就造成了流浪貓盛行的局面。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出于善意和美好的目的開始飼養動物的,但是很多人沒有考慮周全,把好意變成對貓對別人的負擔。而面對這樣日益龐大的特殊群體,一方面,我們沒有權力限制動物繁育后代,因為它們有生存的權利,也遵循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另一方面,一只貓做絕育手術要100至300元不等,相關費用誰承擔?
有人說,一個城市里流浪動物的管理也直接體現這個城市文明的標準。我想,這個城市文明,應該是養寵物者的責任之心,普通市民的關愛之心,以及城市管理者的規范之能。試想一下,是否可以建立關于流浪貓狗的救助站,適當給予財政支持,這讓那些還好心的市民在撿到流浪貓狗卻因種種原因不能自己喂養的時候,把這些流浪貓狗有地方送養;又或者是否可以將一些民間救助站市場化運作,將他們救助收養的流浪貓狗,按照市民個人或單位的需求,適當付出一定費用辦理領養,以便他們有能力救助更多的流浪動物。(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河北頻道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hebei/)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