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我市15000余名干部職工參加義務壓沙
火榮貴王扎東李明生周曉紅等參加
一年之計在于春,壓沙造林播綠忙。3月12日,在第39個“植樹節”到來之際,市委書記火榮貴等市領導來到古浪縣陸港北部沙漠腹地,與市直各單位,中央、省屬在武各單位,涼州區,古浪縣15500多名干部職工一道,參加義務壓沙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態立市戰略,強力推進生態屏障行動,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市領導王扎東、李明生、周曉紅、魏文德、王國斌、李成日、王正萍等參加義務壓沙活動。
3月的武威,春寒料峭。古浪縣陸港北部連綿起伏的沙丘上人頭攢動,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參加義務壓沙的干部職工有的開溝,有的鋪草,有的壓沙,整齊的麥草方格由一排排向一片片不斷向遠處延伸,一個個沙丘逐漸被麥草方格牢牢鎖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上還光禿禿的沙丘,中午時分已被縱橫交錯的麥草方格所覆蓋。市民政局干部施長秉說:“市上每年組織開展義務壓沙造林活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家鄉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今后,我們將繼續以實際行動為武威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市環保局干部蔡巖說:“防沙治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武威作貢獻。”武威職業學院教師張萬旭說:“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參與到生態立市戰略實踐中,促進武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武威。”
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圍繞建設國家級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優化“南護水源、中調結構、北治風沙”布局,突出“節水、治沙、造林、防污”重點,健全完善“國家有投入、企業給贊助、科技作支撐、農民有收益”的生態建設長效機制,推進壓沙修路、平整沙丘、造林綠化、工業治沙、生態農業等治沙和沙產業發展模式,嚴格落實“五禁”決定,堅持干部義務壓沙造林制度,加快建設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0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人工造林311.6萬畝,是2009年前留存總量的96.3%,封山(沙)育林(草)237萬畝,國有治沙生態林承包到戶180.9萬畝。建成了民勤青土湖、涼州紅水河、古浪民調渠沿線等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建設甘肅內蒙省界千里沙漠大林帶,沿風沙線營造長562公里、寬1公里以上的綠色生態林帶,將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一劈為二,實現了防沙治沙“由近及遠”治標到“由遠及近”治本的戰略轉移。全市森林覆蓋率(有林地)由2009年的12.1%提高到2016年的19.7%,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據林業部門統計,當日,市縣區干部職工在古浪縣陸港北部共完成壓沙3108畝。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