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湖南一名4歲男孩正午時分被父母鎖在車中身亡,因一時大意而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結局,慘劇為諸多家長敲起了警鐘。記者了解到,銀川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幸運的是,被困孩子最后均安然無恙。天氣越來越熱了,民警通過本報提醒家長——
【案例】家長大意,車里險釀禍端
家住銀川市興慶區的李女士開車有個習慣,下車時先取東西,再拔鑰匙鎖車門。5月20日這天,她帶兒子出去玩,停車后急急忙忙下車來到后座抱兒子,就在這時,調皮的兒子一看媽媽下了車,立馬激動起來,整個身子傾到前座附近,一不小心碰到了鎖車鍵,將自己反鎖在車內。
聽到車門鎖上,李女士趕緊跑到前面查看,然而備用鑰匙早丟了,孩子又不會開車門,她試著拽車門,可手指都掰紅了,車門紋絲不動。車里的兒子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見窗外急得團團轉的媽媽半天沒過來抱自己下車,可能因為害怕,一下子大哭起來,并不停地拍打車窗。由于事發晚上,停車場周圍又沒人,李女士獨自折騰了近一個小時后才報警。興慶區公安分局巡防三大隊民警趕到現場后,發現孩子臉色已經發青。
民警一邊安撫李女士,一邊聯系專業開鎖人員,在等待開鎖人員的過程中,過往路人和民警一起透過車窗與小男孩進行溝通。待其情緒穩定后,民警指著車窗下的開鎖鍵耐心引導孩子。經過幾分鐘的努力,孩子終于按到開鎖鍵將車門解鎖。
【走訪】防患未然,有人滿不在乎
這起事件發生后,記者隨機對一些有車的家長進行了走訪,發現大多數人認為這只是一起偶然事件,對此并不以為然。
前兩天,記者的一位朋友帶著6個月的女兒出門辦事,到達目的地后,他心想只是找朋友拿一件東西,很快就會出來,便將女兒固定在座椅上,給她系上安全帶,并給車窗留了一個小縫,之后便將車門一鎖揚長而去。記者知道后責備朋友太大意,可對方竟滿不在乎地說:“好著呢,能有啥事?”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我們也碰到過。”銀川市消防支隊一名消防員告訴記者,幸好家長及時發現,不然孩子就危險了。消防員介紹,根據專家研究,當氣溫達到26℃時,陽光照射三四十分鐘,封閉車廂里的溫度能升至40℃。在這樣的高溫下,兒童體溫上升、體內水分散失速度遠比成年人快,而同時,他們的呼吸系統和耐熱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因此很可能發生“熱射病”,即因體內熱量過度積蓄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直至死亡。另外,獨處車中的孩子如果淘氣亂碰車內按鈕,不但會對自身安全帶來威脅,也容易引起犯罪分子的覬覦。
【對策】預防為主,萬一事發要及時處理
“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單獨呆在車內。萬一孩子被困車中,家長必須懂得一些正確的處理辦法。”
銀川市公安局李警官說,兒童一旦被困車內,首先,家長應撥打救援電話或求助開鎖公司。
其次,要安撫孩子情緒。不斷與車內的孩子交流、安撫,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緊張,盡量使其保持安靜,等待救援。
再次,要引導孩子自救。如果被困孩子在3歲以上,家長完全可以引導孩子自助打開車門。
最后,可用安全方法砸開車窗。如果情況比較緊急,家長應毫不猶豫地砸開車窗,千萬不要因為舍不得車而錯過了最佳救援時機。
【鏈接】這些常識,家長須知
●大人一定不要先下車。如果是單獨載孩子,要先讓孩子下車。如果孩子太小需要下車接一下,則應先拔出鑰匙,不要隨手帶門以防萬一。
●平時教孩子開車門的方法,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亂動就不讓孩子了解。好奇和求知欲是兒童的天性,告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做,什么情況下不能做即可。
●平時應教給孩子一些簡便的求救辦法,如用鳴笛、燈光、開啟故障警示燈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以便緊急時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告訴孩子在這種被困情況下不要著急,認真聽大人的引導,大人一定會想辦法救他出去的。此外,車廂內常備飲用水,讓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飲水降溫。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