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但凡成功的書畫大家都有一套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體系,當代青年實力派畫家、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院蘭州分院常務理事安小虎老師可謂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他超凡的藝術才華令人折服,他對書畫事業強烈的責任感,折射出一名成功畫家做人做事的態度。縱觀當代青年著名畫家安小虎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感悟和啟迪。
在西部,在全國,在海外……。一次次書畫大展,一片片贊美之聲,一批批流連忘返的文人墨客,一個個喜獲墨寶的藏家,無不為青年畫家的繪畫藝術所陶醉和折服。2019年5月24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蘭州城市學院有幸采訪了當代青年實力派畫家安小虎老師。提起他一生所酷愛的書畫藝術,他的心情非常激動,安小虎老師說:“書畫應師古而不泥古,書畫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他擲地有聲的語言,道出了一位大師級的畫家超凡的藝術才能和鍥而不舍的藝術精神。

安小虎,筆名安迪,甘肅天水人,1986年1月26日出生,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早年受教于當地著名畫家張宗,張家忻等人的指導,數年后又考入師范類美術專業深造。安小虎老師通過其數十年的刻苦努力,再加之他在繪畫藝術方面的天賦,其繪畫藝術大進,在國畫--人物、花鳥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甘肅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院蘭州分院常務理事、徐悲鴻書畫研究院院士等。






安小虎老師自幼酷愛書畫藝術,自從在天水師范學校、西安美術學院畢業以來,十多年他憑著對藝術、生活的熱情和執著,鍥而不舍,每日筆耕不輟,仰慕歷代名家及當代名家徐渭、吳昌碩、八大山人、齊白石等一代大師。他立足傳統,刻意創新,從生活中涉取營養。他的書畫題材涉及山水、花鳥、人物,尤擅長畫牡丹等。其作品手法大膽,韻味淳厚,個性鮮明,具有時代特點。他告訴記者,在藝術的道路上只有博采眾長,厚積薄發,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特點的精品力作。












安小虎老師的畫法熔古今百家技法于一爐,化生活與藝術成一體。在繼承中國畫講求空靈與注重意境的同時,盡量通過繪畫的語言—畫筆與色彩表現大自然中一山一水、一枝一葉、一禽一獸、一草一木,使讀者利用視覺在觀其形的過程中,“悠然見南山”地感悟到其神的存在,給讀者以更多的遐想與思索、探求和擴展的空間,潛移默化地為讀者的想象插上翱翔的翅膀。

安小虎老師畫竹,就要畫出竹之“未出土時即有節,到凌云處尚虛心”的高風亮節、凜然正氣和虛懷若谷;畫菊,就要畫出經霜色愈麗,凌寒姿更嬌的孤傲氣質、倔犟精神;畫梅,就要畫出干勁枝辣,色麗氣香,冰天不改色,雪地花照開,敢于同自然之力抗衡,與惡劣環境抗爭,不屈不撓,不亢不卑的風貌、氣節。










安小虎老師尤畫牡丹、蘭花見長,他所畫的牡丹充滿生命活力,自然靈動,憨態可掬,清新細膩。觀后給人以身臨其境和美的享受。
安小虎筆下的蘭花孤傲清麗,狂狷不羈了,淋漓的筆墨中洋溢出灑脫和自在的氣息。觀其作品給人的視覺感是:迫狂飆而飛揚,或臨大雨而不屈,或淋春分而依然;恬然悠閑,高潔優雅,有春分習習,清香陣陣;有仙子之飄逸,有屈子之孤高之感。









安小虎老師的畫作源于自然,蘊含著自然之美。無論源于自然還是得之生活,他都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天然去雕飾地融會于畫作之中。
中國國畫講究“筆意在先”,然后才是“畫中有我”,欣賞青年畫家安小虎的國畫作品,入畫即讀書,他通過營造高逸、脫俗起世的詩情意境來表達自己寧靜淡泊的理想精神追求。安小虎老師的畫路很寬泛:有山水、花鳥、人物,在動與靜的構圖中,營造出天籟般純美的詩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讓人生發出美好的意趣。
正是安小虎老師的人品、作品贏得了書畫界和社會的廣泛的好評,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展覽并獲獎;其作品被甘肅眾多報刊及新聞媒體發表,部分作品為國內外文化團體及個人收藏。他的作品已被編入國家等多部書畫典集。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