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書畫頻道走進張掖暨來德書院揭牌儀式

    時間:2017-09-29 10:42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書畫頻道走進張掖暨來德書院揭牌儀式
      《敦煌寫經》全國提名入選106人,其中甘肅9人
      
      9月15日18:20
      走進大成學校

     
      
      9月15日,大型電視文化活動“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張掖甘州暨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書畫活動走進大成學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包俊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等來自全國的30多位著名書畫藝術家出席活動。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洪清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為大成學校捐贈光盤;山西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石躍峰等4位藝術家現場創作并贈送了書法作品。
      
      在學校書畫創作室及學生書法展示現場,藝術家們與孩子們、書畫愛好者親切交流,面對面地指導,并現場潑墨揮毫,創作書畫作品,使廣大參與者親身感受到了書畫藝術的魅力。“這一筆要收一點。”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副院長李洪海在學生段思源的書法展臺前駐足觀察,并現場糾正她在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此次書法藝術節還將陸續開展張掖“敦煌寫經”書法作品展,藝術家筆會、文化大講堂、文藝晚會等活動。其中9月16日晚,“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張掖甘州”文藝晚會將在濱湖廣場舉行。除了傳統的歌舞表演外,晚會還融入了“詩、書、畫”元素,邀請到的著名書畫藝術家還將進行現場創作,并為書畫愛好者點評書畫作品。
      
      9月16日09:00
      來德書院揭牌
      暨曾來德捐贈精品書畫展開展儀式

      
      9月16日上午, 張掖甘泉書院、來德書院揭牌暨曾來德書畫捐贈和書畫作品展開展儀式在市書畫藝術文化產業園區甘泉書院舉行。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包俊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央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郝遠,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市委常委、甘州區委書記余鋒,市政協副主席王剛及市政府秘書長周元圣,市政協秘書長張玉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洪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長張洪清,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田繼新,副區長樊有鶴,以及來自曾來德先生家鄉的領導蓬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松,蓬溪縣文廣新局局長戴文益出席儀式。
      
      儀式上,省政府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郝遠,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分別與曾來德先生、包俊宜主席為甘泉書院和來德書院揭牌。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韶華代表甘州區接受曾來德先生捐贈的100幅作品。
      
      曾來德在講話時說,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有的文化機構,擔負著培養人才和傳承文化的使命,為延續中華文化血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的百幅作品能在甘泉書院、來德書院展覽,是我人生最愉快的事情,來德書院是一切有道德的人來往的地方,我也得益于來德書院的影響,讓我慢慢成長,逐步提高。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能讓我的作品落戶甘州,讓我感到非常榮幸,此次捐贈的作品,我精挑細選,極其認真負責,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讓更多的書畫家來到甘泉書院和來德書院,用畫筆書寫甘州的秀美山川和發展變遷,創作出更多的藝術精品。
      
      余鋒在致辭時指出,張掖自明至清,先后設有甘泉書院、天山書院等十所書院,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包容的文化氣質,濃郁的藝術氛圍,多彩的創作題材使這片熱土成為藝術創作的沃土。文化是生產力,發展文化生產力,提升文化競爭力,可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甘州區委、區政府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為契機,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尤其是在歷史文化傳承、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張掖甘泉書院、來德書院的掛牌成立,標志著甘州府城正式啟動運營,這是甘州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中央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程的生動實踐,也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舉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將為張掖、河西地區乃至全省的書畫藝術大展搭建起集書畫創作、展覽展示、學術培訓的高層次文化交流平臺,同時也將吸引更多的書畫藝術家蒞臨甘州開展書畫創作展覽活動,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助推甘州經濟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隨后,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來德書院和來德藝術館書法作品展覽。
      
      
      來德書院、來德美術館內景



     
      9月16日10:00
    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精品展開幕式

      
      9月16日上午,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精品展開幕式和書畫頻道張掖寫生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在張掖美術館隆重舉行。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包俊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央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郝遠,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市委常委、甘州區委書記余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鐵明鋒,市政協副主席王剛及市政府秘書長周元圣,市政協秘書長張玉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洪德,區政府區長王韶華,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洪清,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田繼新,區政府副區長樊有鶴等主要領導及分管聯系領導出席儀式。



      
      開幕式上,省政府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郝遠與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為書畫頻道張掖寫生創作基地揭牌;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與張掖市人民政府市長黃澤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包俊宜在講話時說,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今天全國各地的書法藝術家受邀來到張掖參加此次活動,體現了當地政府對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重視,希望能夠借此機會,通過書法藝術家們的精美作品,將張掖美麗的風光展現給全國觀眾,讓大家對“塞上江南”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平講話時說,張掖社會各界對文化藝術的重視和支持及普通大眾對藝術的渴望、對文化的熱愛、對中國書法文化的傳承、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氛圍令人感動。我們要繼續緊貼時代脈搏,堅持藝術為人民的宗旨,承擔起美術電視媒體的時代擔當。此次活動就是將更多的書畫藝術家引入張掖,也讓張掖當地的老百姓更近距離接觸書畫藝術文化,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弘揚時代精神、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書畫藝術生活的多方面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黃澤元指出,張掖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絲綢之路文化、宗教文化、長城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當前,張掖正處在經濟轉型階段,我市把旅游文化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推進,確立了文化、旅游、體育、醫養融合發展的發展戰略,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體育為用”,將文化作為各產業的靈魂,讓張掖產生真正的魅力和吸引力。我們愿意與四海賓客一起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為中國建設文化強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希望此次來張掖的藝術家們長久的關注和支持張掖文化,使張掖的文化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余鋒在致辭時指出,這次“敦煌寫經”書法作品展必將提高甘州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甘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甘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智力支持。央視書畫頻道張掖寫生創作基地在甘州掛牌成立,將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書法愛好者揮毫潑墨、抒寫人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藝術舞臺。希望藝術家們,通過藝術創作推介甘州的山水風物,宣傳甘州的民俗風情,幫助甘州打造文藝新品牌、助推文化新發展。
      
      開幕式結束后,參會領導、嘉賓參觀了展出的書法精品。
      
      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精品展自發布啟事以來,全國各地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積極響應、踴躍投稿,至9月5日截稿時,共收到作品410余件,經過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和張掖市嚴格評選,共計入選作品185人188件,其中提名入選106人109件,征集入選79人79件。所有入選作品已經在張掖市美術館展出,展期22天,10月8日結束。現將結果發布如下:
      
      提名入選作品
      
      張改琴(甘肅)  包俊宜(貴州)  曾來德(北京)  石躍峰(山西)
      
      李洪海(天津)  張銅彥(河北)  張坤山(山東)  顏振卿(安徽)
      
      宗家順(江蘇)  周祥林(江蘇)  張公者(北京)  潘傳賢(北京)
      
      黃  君(江西)  魏  哲(遼寧)  王志安(江蘇)  廉世和(吉林)
      
      容  鐵(北京)  卿建中(四川)  李  明(安徽)  方  放(北京)
      
      李榮海(山東)  曾  翔(北京)  高軍法(山東)  孟世強(北京)
      
      洪厚甜(四川)  趙學敏(陜西)  唐云來(天津)  韓清波(山西)
      
      楊廣馨(北京)  劉俊京(北京)  丁嘉耕(北京) 王應際(海南)
      
      賀  恭(內蒙)  王厚祥(河北)  胡秋萍(北京)  張維忠(北京)
      
      白景峰(山西)  倪文東(陜西)  梁永琳(北京)  邱正倫(重慶)
      
      虞曉勇(江蘇)  張惠臣(北京)  趙廣發(甘肅)  呂建德(山東)
      
      陳聯合(河北)  王均峰(北京)  鄒方程(陜西)  張英群(陜西)
      
      陳仕彬(四川)  李瓊珍(北京)  李曉軍(北京)  邵  巖(北京)
      
      蔡大禮(北京)  魏廣君(北京)  陳  岡(甘肅)  李  強(北京)
      
      周劍初(湖南)  陳榮仲(四川)  張德林(北京)  黃勝凡(四川)
      
      唐書安(北京)  唐朝軼(北京)  朱中原(北京)  張金龍(北京)
      
      吳川淮(北京)  王  琛(甘肅)  蔣麗萍(云南)  郭保同(北京)
      
      楊  雄(四川)  金和英(湖北)  楊  林(新疆)  周玉成(上海)
      
      蘇雪梅(內蒙)  曹永華(河北)  劉啟登(陜西)  劉  成(甘肅)
      
      鄭連生(北京)  侯大利(河北)  石  空(甘肅)  喬  捷(北京)
      
      牛超群(河南)  周廣龍(山東)  溫水田(北京)  劉廷全(浙江)
      
      黃進明(山西)  徐秋林(北京)  王  末(山東)  張振虎(甘肅)
      
      周  國(山東)  楊占一(遼寧)  蔣玲娣(江蘇)  楊  頻(北京)
      
      劉相陽(河北)  張京瑞(河南)  蔣立偉(甘肅)  朱麒睿(山東)
      
      周均忠(北京)  崔  婧(北京)  陳夢姣(北京)  劉學鵬(山東)
      
      李泓暉(吉林)  吳愛國(江蘇)  許慶國(安徽)  金連鈞(江蘇)
      
      任明寬(甘肅)  白  冰(河北)
      
      征集入選作品(以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丁  軍(甘肅)  王永明(甘肅)  王建波(甘肅)  王曉峰(河南)
      
      王愛民(甘肅)  王繼濤(河南)  王強勝(甘肅)  白井剛(四川)
      
      叢培國(黑龍江)師  瑚(甘肅)  剛峰俊(甘肅)  劉華鋒(上海)
      
      劉紅兵(重慶)  劉勝飛(遼寧)  劉晏君(遼寧)  關  紅(河北)
      
      祁志興(甘肅)  祁志祥(甘肅)  許嘉亮(山東)  孫亞利(甘肅)
      
      孫戰生(河南)  李  林(甘肅)  李天智(甘肅)  李有峰(甘肅)
      
      李自剛(甘肅)  李忠英(湖南)  楊  陌(陜西)  楊文彪(湖南)
      
      楊文婷(湖南)  楊東亮(甘肅)  楊彥榮(河北)  吳家林(貴州)
      
      何升明(廣西)  何格經(甘肅)  佟中海(吉林)  沈桂林(廣東)
      
      張  龍(甘肅)  張  立(甘肅)  張  宏(甘肅)  張  潔(甘肅)
      
      張  鵑(甘肅)  張  鵬(浙江)  張  蕾(江蘇)  張衛華(江西)
      
      陳澤忠(湖南)  陳寶生(甘肅)  陳榮華(重慶)  岳廣軍(河南)
      
      周  錕(山西)  周作明(廣東)  周繼中(安徽)  周德慧(甘肅)
      
      鄭樹明(山東)  鄭德東(山東)  趙紅萍(湖南)  趙志強(甘肅)
      
      鐘金波(山東)  秦繼發(河北)  賈  航(河南)  顧  軍(甘肅)
      
      顧春陽(江蘇)  殷  穎(甘肅)  高傳勝(山東)  高新明(甘肅)
      
      唐  龍(四川)  唐紹祿(江西)  黃永康(四川)  黃有運(廣西)
      
      曹秀會(河南)  康  永(山東)  梁鐵民(江西)  頡江泊(甘肅)
      
      程啟文(黑龍江)魯建飛(黑龍江)騫楊鈺兒(山西)裴  江(北京)
      
      翟  濤(山東)  潘曉暉(甘肅) 薄烈廳(浙江)
      
      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精品展組委會
      
      2017年9月18日
     
      
      9月16日11:00
        走進甘州中學

      
      9月16日,應邀出席大型電視文化活動“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張掖甘州暨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的30多位書畫藝術家們走進甘州中學,現場傳經授寶。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洪清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中,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為甘州中學捐贈了教學光盤,藝術家們現場創作并贈送了書法作品。隨后,藝術家們參觀了學校的書法、陶藝、音樂等特色教室,詳細了解了學校素質拓展教育的基本情況,并與師生面對面交流,對孩子們的書畫作品進行現場指導。
      
      兩天來,藝術家們走進學校、走進書院,在領略到張掖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基層的傳播和發揚。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海軍美術書法院副院長張坤山說:“到了張掖以后處處都能看到文化的印記。從兒童抓起就開始寫書法、畫畫,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9月16日14:30
      筆會

      
      9月16日,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包俊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等來自全國的30多位著名書畫藝術家,歡聚一堂,為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揮毫潑墨。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韶華,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洪清,副區長樊有鶴參加活動。
      
      下午14時30分,筆會開始,藝術家們興致盎然、盡展情懷,將對甘州的美好祝福凝于筆端,寄情于作品之中。不一會兒,一幅幅字體渾厚、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躍然紙上;一張張意境深遠、充滿神韻的丹青作品現于眼前。整場活動歷時兩個小時,共創作了書法、繪畫作品100余幅。現場,許多書畫愛好者也在一旁參觀學習。
      
      9月16日20:00
      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張掖甘州
     文藝晚會

      
      為了讓張掖的書畫愛好者和廣大人民群眾能近距離感受到書畫大家的藝術風采,9月16日晚書畫頻道和張掖市政府通力合作,精心設計,在張掖濱湖廣場舉辦了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美麗張掖大型廣場文化晚會,詩歌、舞蹈、音樂與書畫藝術的現場創作交相輝映,現場近1.5萬市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里,享受著書畫頻道給他們帶來的這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藝術饕餮盛宴。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改琴,副主席包俊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曾來德,著名書畫藝術家石躍峰、馬新林、李洪海、張銅彥、張坤山、顏振卿,宗家順、邢少臣、李曉軍、陳良敏、周祥林、張公者、潘傳賢、黃君、魏哲、王志安、廉世和、陳克永、于永茂、郭正英、李春海、容鐵、卿建中、方放、何開鑫、李強、陳榮仲、黃勝凡、邱世鴻、鄭勤硯、吳川淮、唐朝鐵、李偉、李明,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甘州區委書記余鋒,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洪德,區長王韶華等各級領導及嘉賓出席了晚會。
      
      9月17日09:30
      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
     文化大講堂


      
      9月17日,大型電視文化活動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甘肅張掖甘州暨首屆張掖“敦煌寫經”書法藝術節文化大講堂活動在河西學院河西講堂隆重舉行。
      
      活動中,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以《漢字文化與漢字藝術》為題,并結合自身的理論功底和藝術修養,為觀眾講述了漢字文化的發展歷程。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馬新林以《邊畫邊話——“中國寫意花鳥畫創作”》為題,現場為觀眾講授了中國寫意花鳥畫相關的創作技法。
      
      文化大講堂活動中,兩位書畫大家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詳細生動、耐心風趣的講解,深深地吸引了現場的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
      
      據悉,曾來德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世界華商書畫院院長。曾來德以自成一體的書法風格,潛心書藝,內外并重,藝道兼修,是一位能獨辟蹊徑、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書畫藝術大家。尤其是他的“墨樂”系列文化活動,曾在英國、法國、韓國、北歐四國、非洲等地成功舉辦,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充分彰顯了中國古老文化的藝術魅力以及現代價值和生命活力。
      
      馬新林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部主任、創作中心主任。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長期以來,馬新林書、畫、印兼修,并勤于讀書、研古、探新。同時,依托自身雄強的書法根基和深厚的文學素養,其筆下的禽鳥和花卉用筆干凈利落,筆力遒勁,生動優雅,在傳達出花鳥繪畫優美動人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他筆下的書寫之美和抒情愉悅和畫家張揚個性、尋求突破、追求卓越的心胸氣概。
      
      區屬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區各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及文化專干;區教育系統書法美術教師;各縣區文聯協會負責人;區內書畫名家及書畫愛好者;河西學院部分師生代表共計800余人參加了文化大講堂活動。

    (責任編輯:蘇玉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精品毛片乱码1区2区3区|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色噜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日韩去日本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