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秦兩詔銅斤權 西安秦始皇陵墓出土 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
秦權拓片
秦陶量文字拓片
秦代統一度量衡,是繼車同軌、書同文之后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壯舉。為統一度量衡,秦始皇向全國頒發了詔書。詔書全文是:“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這篇詔書或在權、量(權即秤砣,量即升、斗)上直接鑿刻,或直接澆鑄于權、量之上,或制成一片薄薄的“詔版”頒發各地,這就是“秦詔版”.
相傳秦詔最初為李斯所書,不過設想一下當時那數不清的權量,上面的銘文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詔版權量書法與論功頌德的《泰山刻石》等相比,由于基本上是出于日常使用的目的,所以大多錯落有致、生動自然,擺脫了許多令人不堪的束縛,給人以天真、稚拙的美感。這些大小間雜、灑脫自如的詔版權量書才更多地代表了秦時代小篆書法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