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同簋gu)的書法有其特殊的意義。它結構緊湊而嚴整,線條瘦勁而委婉,完全擺脫了早期金文筆劃肥厚的特點,許多字和《石鼓文》酷似,同時有別于金文的那種強烈的裝飾風,因而學者們稱《秦公》為秦系文字的代表。
《秦公》1917年出土于甘肅天水,其藝術價值在先秦書法上占有重要一頁。(此節在時間順序上應排在上節秦始皇石刻之前)
《秦公》(同簋gu)的書法有其特殊的意義。它結構緊湊而嚴整,線條瘦勁而委婉,完全擺脫了早期金文筆劃肥厚的特點,許多字和《石鼓文》酷似,同時有別于金文的那種強烈的裝飾風,因而學者們稱《秦公》為秦系文字的代表。
《秦公》1917年出土于甘肅天水,其藝術價值在先秦書法上占有重要一頁。(此節在時間順序上應排在上節秦始皇石刻之前)
鼎是我國青銅器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直到如今,中...
隸書在漢代已成為“正體”占領了書法領域,東漢時還有這樣的現象,說明人們對古代...
《史晨碑》立于漢建寧二年(公元169年),碑在曲阜孔廟,共有1116字。《史晨碑》因在...
在同一個“漢碑”的概念中,習慣上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所指:一個叫“碑”,一個叫“摩...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羲之子,官至中書令,故人稱王大令。...
南唐李后主說:“子敬俱得右軍之體,而失于驚急,無蘊藉態度”,便是這種中庸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