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碑》立于漢建寧二年(公元169年),碑在曲阜孔廟,共有1116字。《史晨碑》因在碑身的前后兩面勒銘,故有前碑、后碑之分,前后書風一致,當為同一人所書。《史晨碑》是漢隸鼎盛時期的產物,其書風在漢隸中別具一格,筆力遒逸,端莊典雅,布局統(tǒng)一和諧,井然有致。清代以來贊譽頗多,如孫承澤《庚子消夏記》謂:“字復爾雅超逸,可為百世楷模,漢石之最佳者也。”康有為將它與《乙瑛碑》相提并論。但習此碑也應注意,因其整齊有余,而變化不足,不要失之于平俗。
《封龍山頌》又稱《封龍山碑》,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為祀山頌神而立,共390字,碑在河北省元氏縣。《封龍山頌》為著名漢碑之一,其結體寬轉,多用圓筆,結體平中出奇,穩(wěn)中有險,縱橫開闔,儀態(tài)萬方,章法亦汪洋茂密,雄渾恣肆,耐人尋味。此碑在用筆上同《石門頌》和《楊淮表記》近似。清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謂:“漢隸氣魄之大,無逾于此。”由于此碑發(fā)現較晚(清道光時發(fā)現),其聲名和影響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