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山腳下的違法建筑。
監管缺失 會寧土地非法交易猖獗
部分人私自從村民手中購買土地建設違法建筑出售牟利
大西北網11月6日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然而在會寧縣,這一法律規定成了一紙空文。記者在會寧縣調查發現,土地私下非法交易猖獗,部分有錢人私自從他人手中購買土地,或囤地等政府開發索要高額補償,或建設違法建筑出售牟利。
私下購買土地建房出售牟利
從青蘭高速會寧收費站駛出,在通往會寧縣城的兩公里路段,到處是施工的繁忙景象。曾經狹窄不平的路面被拓寬平整,一條雙向八車道的會師大道逐漸展現在人們眼前。然而在會寧縣城的入口處,一排排紅磚結構的二層小樓卻阻擋了施工,讓會師大道的拓寬工程不得不受阻。
11月4日上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一些施工的大型機械在名為“西橋招待所”前停了下來。“就是這幾棟違法建筑阻擋了正常施工!”在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如果不是違法建筑,這里的路基都修好了。施工人員介紹,招待所及附近占地兩畝的地方,以前是村民的承包地,后來被人私下購買,在上面建起了房屋進行出售。
記者和這些違法建筑的主人曹先生取得聯系,他坦承自己是從會師鎮會師門社區西河社村民手中購買的土地,共有兩畝多,花了10余萬元,然后建成14個小院進行出售,沒有任何手續。他表示自己不知道這種交易是否合法,只是看到會寧縣城很多人都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土地,自己也就買了。
記者從會寧縣國土部門證實了曹先生的說法,在會寧縣這種私下購買土地的現象很普遍。在距離西橋招待所不遠的步龍岔溝,有一家汽修廠和庫房建在平整的土地上。而這些建房用地也是有人從他人手中購買的,然后建房使用。在會寧一中不遠處,一個個小院建造在幾乎是懸崖式的山腳下,而這些土地很大一部分也是被私自購買,建房銷售形成縣城最大的“陪讀部落”,供陪讀的家長租住。“這里的房子不但沒合法用地手續,而且修建地段特別危險。”當地一位退休老干部告訴記者,一旦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災害,后果不堪設想。
當地居民認同土地交易
“私下交易土地的村落都在縣城周圍,村民都知道,執法部門也知道。”在記者的走訪中,當地土地交易幾乎公開化。會師鎮桃花山社區何家莊子村村民王先生的半畝地早在10年前就賣給了當地一個老板建了廠房。“半畝地給了5萬元,當時我覺得很劃算,比種地的收入好。”王先生稱他的鄰居都在賣地,現在何家莊子密密麻麻的小院,當初都是農民的用地。這些耕地被出售建房,從來也沒有執法單位來查處。
由于沒有執法單位來查處,當地村民認為土地買賣是正常的。“有錢的人買很多的地進行商品房建設,沒錢的就買塊小地皮自己建房。”會師鎮一名退休村干部向記者介紹,買地的人主要是這兩種,其中后者多是農村進城人員,在沒錢買樓房的情況下,低價購買土地自己建設。
在會寧縣開發區向南的郊區地段,豎立起一棟棟樣式各異的樓房。會寧縣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樓房大都是違法建設。建樓者私下購買桃花山社區村民的土地,然后建樓進行銷售。“國家征收每畝地才3萬元左右,私下交易可達到10萬元以上,甚至更高。”一些村民坦言,給私人賣地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利益驅使地下交易猖獗
在調查中記者獲悉,在利益驅使下會寧土地私下交易很是猖獗。這些購買土地的人基本都是當地一些有錢人,他們私下和原來土地的主人達成購買協議,然后在土地上建房進行牟利。大量的土地被私下交易,給會寧的城市發展也帶來嚴重影響。
“土地私下交易、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現象影響了會寧良好的宜居環境,嚴重侵害會寧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會寧縣住建局退休老干部王先生稱,用不公平的競爭方式占有土地、換取非法利益,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擾亂了當地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這種行為恣意滋生,有限的公共資源和發展空間被侵蝕,群眾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惠及群眾的建設項目更是難以實施。
劉先生在會師大橋附近購買了一院平房,但由于房主未按土地管理法定程序辦理用地手續和進行建設規劃審批,是“兩違”行為,執法部門要求他家依法拆除正在建造的房子,沒有任何補償。會寧縣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稱,非法進行土地的私下交易、非法進行房屋買賣交易、牟取非法所得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成為社會管理的難點、市民投訴的熱點、制約社會發展的“頑疾”。
國土管理部門執法不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會寧縣國土管理部門卻對當地土地私下交易行為沒有及時查處。當地群眾和單位人員認為,正是由于會寧縣國土資源管理局的不作為,導致土地私下交易現象蔓延。
會寧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張前認為,土地私下交易具有隱蔽性,很難發現。同時執法有難度,行政執法比較疲軟,經常出現案件雖然查處了,但無法執行的情況。當地居民認為,國土執法部門的不作為,導致一些群眾利益受損,城市建設受阻。
“我們呼吁會寧國土部門加強土地管理,嚴查土地私下交易的不法行為。”會寧縣很多單位職工及居民希望當地國土部門能將法律執行到實處,確保土地私下交易的現象不再出現,徹底遏制這種土地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