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今頭條】
原標題:“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貧困戶周行談脫貧
編者按:近年來全省各級各方面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大機遇,深入開展“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大力實施“1+17”精準扶貧方案,取得了有目共睹、群眾認可的顯著成績。9月2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在會寧調研督查精準扶貧工作時,會寧縣中川鎮中川村米峽組貧困戶周行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他所理解的精準扶貧以及精準扶貧政策給貧困戶和貧困村帶來的深刻變化。
我是中川村米峽組的扶貧戶周行。這些年,我們種莊稼不僅不用交稅反而還有各種補貼,學生上學不用交學費還有補助,看病有合作醫療報銷,年齡大了有養老保險……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好政策真是多。不過還是有一部分老百姓,害上大病就沒錢醫治了,娃娃上了高中、大學就供不起了。想富起來,想種個大棚、養些牛、養些羊,沒技術、沒路子、更沒錢,日子過得難腸的很。省里出臺的精準扶貧好政策,對我們窮困的莊稼人來說簡直太好了,我們過好日子有奔頭了。
我理解的精準扶貧就是政府按照老百姓的愿望,千方百計幫助我們走上水泥路,喝上自來水,看病上學就近方便,幫助我們多掙錢,盡快富起來。干部經常到我家了解情況、幫我算賬,想致富的辦法。我認為,每個老百姓有啥致富的想法要說出來,是修路還是推地,是通自來水還是用動力電,是養牛還是種菜,讓幫扶干部每家每戶了解鄉親們的發展愿望,再結合政策,給我們提些建議、給些政策、教些技術、幫些資金,幫助我們脫貧致富。
就拿我們米峽組來說,今年6月份,十幾天的時間,我們莊上的1.5公里路已經硬化了,現在又寬又平整,走起來感覺舒服得很。我們的電也改造了,以前如果誰家用電動鍘草機鍘草的話,其他人想用電爐子喝茶都喝不成,現在這種現象再也沒有了。老百姓想要種菜的,政府給我們補貼搭建了蔬菜大棚;想要搞養殖的,政府給我們補貼建牛圈,給我們貸款拉牛;想要學技術的,政府請“能人”給我們搞培訓。干部還經常上門詢問老百姓的困難和想法,宣傳政策,老百姓與干部的關系像親戚一樣。聽干部說,秋糧收了還要給我們修梯田、接自來水,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一天比一天足了,好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近了。
我是一個喜歡養牛的人,我計劃通過養牛脫貧致富。上個月,鎮上幫我建成了一座新牛圈,我貸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自己又掏了些錢,拉了4頭基礎母牛,圓了養牛夢。到明年牛的數量就能發展到6至8頭,以后每年賣3至5頭牛犢子,僅養殖業的收入就可以達到2萬元以上,我的家庭收入情況也就好起來了。我要通過政府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早點過上好日子。
(責任編輯:李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