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這個便民措施值得稱道。依據現行規定,辦理護照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花費的成本太高,異地辦理戶籍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麻煩,這的確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理念。
我由此聯想到不久前的一則新聞:民政部稱,全國31個省份已實現婚姻登記信息聯網目標,今后公民有望在異地辦理婚姻登記,而這與異地辦理護照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政府部門、公民信息的聯網,社會管理實現全國一體化,戶籍對人身體、信息的限制正在悄悄松動。
我們似乎可以發現:政府信息、公民個人信息的聯網,正在局部進行著,人們渴望身體與公民信息實現自由流通,而流通渠道正在以部委為單位打通。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中央部委也在以各自的努力尋求全國一體化管理的途徑,既為公民行方便,也為自己的管理尋求優化途徑。打通渠道的突破口,首先是信息聯網,其次是高效整合各級職能。
全面的政府信息全國聯網一直在進行,據說技術難題不少,如今僅體現為各部委逐次實現內部聯網,這是一個尺寸累進的過程。至于公民個人信息全國聯網,實際上依附于前者,必須以政府信息聯網為前提,本質上,兩者同屬于社會管理一體化的建設過程。我們當然知道,社會管理一體化要突破很多障礙,例如行政壁壘、戶籍藩籬,然而,這個最需要國家統一部署改革來掃清的障礙,現在最多表現為中央部委以自己的努力局部打通障礙,而且,各部門之間似乎少見合作。
事實上,社保轉續的問題也正在于此。社保轉續如此之難,除了社保資金統籌層級的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行政壁壘深重,以至于社保信息都沒有實現全國聯網,很多技術問題待解。然而,技術問題有多么難,這似乎不取決于技術本身,而取決于技術背后所背負的利益。公安部、民政部能率先為戶籍松一下綁,很大程度上也得歸因于相關的工作較少利益束縛。
不管怎么說,行政壁壘、戶籍藩籬在局部出現松動,政府各部委正在尋求全國一體化管理途徑。雖然是單兵突進,缺乏合作,但這已經是一種進步,這一點不可否認。除了制度化的改革舉措,我們也需要這些量化累積的進步過程。至少,行政壁壘、戶籍藩籬的磐石會因此不再那么穩固,有待清掃的障礙不再那么多,這對將來的整體改革是一個福音。肖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