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7月30日民樂訊(記者 朱希彬 航拍/王曉涇)戈壁灘上,一排排一眼望不到邊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工業園區內,排列齊整的電池倉成了“陽光銀行”;新材料企業的車間內,加工好的光伏組件正有條不紊地經過分揀、裝配、檢測等一道道工序……夏日炎炎,走進民樂縣,處處能感受到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火熱場面。

7月30日上午,“網聚美好·‘樂’享民樂”2024“百家媒體看民樂”主題采訪團來到民樂縣三墩灘,昔日寸草不生戈壁上,千頃光伏發電板接于天際,鱗次櫛比的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起層層“漣漪”,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甘肅建投首個光儲一體發電項目,民樂三墩灘10萬千瓦光伏項目及配套儲能已并網發電。
據悉,該項目是甘肅省“十四五”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2850畝,包含100兆瓦光伏發電站1座、110千伏升壓站1座、配套建設110千伏輸電線路13公里及相關輔助設施。
“本項目去年投產運行,每年發電量達到1.8億千瓦時,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5.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二氧化硫約0.028萬噸。”華隴能創(民樂)新能源有限公司經理高慶磊說。

近年來,民樂縣搶抓全省打造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機遇,優化電網結構,立足產業、輸出和消納相結合,重點建設了民樂三墩灘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新能源產業和現代高載能產業就地消納基地、新型儲能基地、清潔能源多能互補基地等“四大產業基地”;聚力打造傳統能源、光伏產業、多元能源、能源消納、能源儲運、管理服務等“六大體系”;持續培育壯大光伏制造產業鏈、氫能產業鏈、綠色高載能本地電力消納產業鏈、循環經濟產業鏈、外送電力通道產業鏈等“五大產業鏈”,逐步帶動民樂縣能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樂縣年太陽輻射量6062兆焦/平方米,是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理想區域。“十四五”期間全縣可用于發展光伏產業的土地共為56689畝,“十四五”第一批、第二批光伏發電項目已用地11300畝,剩余45389畝,可滿足20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已建成運營光伏發電項目8項,裝機容量130.6兆瓦,年發電量約1.38億千瓦時。
“十四五”伊始,民樂縣搶抓國家省市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主動融入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綠色新能源產業,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截至目前,“十四五”第一批華隴能創10萬千瓦光伏、國源優創10萬千瓦光伏、錦世洋湖灘5萬千瓦農光互補等光伏發電項目已建成并網發電,年發電量約2.86億千瓦時;同步建成全省首個共享儲能電站民樂縣500MW/1000MWh共享儲能電站,目前一期150MW/300MWh容量已全部租賃,二期正在規劃建設。正在加快建設中電投春禾20萬千瓦光伏發電、杭泰新能源10萬千瓦、民樂三墩灘330KV匯集站、200MW/800MWh儲能電站等項目,力爭年底建成投運,發揮效益,民樂三墩灘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
(責任編輯: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