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7月30日民樂訊(記者 朱希彬)生活在民樂的趙燕是一位自閉癥孩子的媽媽,也是幾百名殘疾孩童眼中的“趙媽媽”。從自己的感同身受出發,選擇堅強的趙燕創辦了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為更多自閉癥兒童和殘疾兒童康復帶來專業幫助。

孩子們在長廊做活動
7月30日上午,“網聚美好·‘樂’享民樂”2024“百家媒體看民樂”主題采訪走進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采訪了解了中心負責人趙燕的心路歷程,感受一座小城的溫暖與關愛。

趙燕在接受記者采訪
“2017年我家寶寶出生了,作為媽媽我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孩子到一歲多還不說話,也站不穩,我們四處求醫,診斷結果是自閉癥,那一刻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趙燕在接受中國甘肅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趙燕知道自閉癥的麻煩,可是她不想放棄,帶著孩子去北京、蘭州求醫,希望奇跡可以降臨在自己身上。后來孩子三歲時,趙燕在蘭州找到一家自閉癥康復機構,在機構專業教育下,孩子逐漸開口說話,叫出“爸爸媽媽”。
“我們家也是農村的,我更理解農村自閉癥孩子康復的苦和難,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沒有接觸到專業康復課程,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在一次次求醫問藥中,趙燕更感覺到了專業康復的寶貴。
自己曾經淋濕過衣服,就想著給別人遞把傘。陪著孩子康復,幾年下來,趙燕也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她想帶著這些經驗回到民樂,為更多孩子打開一扇康復的窗。

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孩子們的訓練室
2015年,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成立,民樂本地的自閉癥孩子以及殘疾孩子可以就近接受康復訓練了。

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奮斗的目標
8年多來,趙燕和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累計為全縣范圍內380余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教育,其中有37名孩子進入普通學校學習,5名大齡殘疾孩子實現就業,過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聯合社會愛心企業開展殘疾人志愿服務關愛活動200余場次,累計發放愛心物資價值近400多萬元,用實際行動彰顯智博精神、智博價值,成為了殘疾兒童口中的“趙媽媽”。

孩子們的手工作品
如今,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共有163名孩子接受康復訓練。趙燕希望,孩子們通過早發現、早治療,能早日自食其力。特別是一些年齡小的自閉癥患兒,接受專業康復訓練后,有很大的機會和普通孩子一樣到學校接受教育,開始全新生活。

孩子們的手工作品
因為有愛所以關注,近年來民樂縣加大對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投入,免費為中心提供了活動場地,孩子們搬入設施齊全的康復教室上課,在專業老師帶領下接受康復。

設施完善的成年殘疾人托養中心大樓
去年5月,智博的公益服務項目拓展到成年殘疾人托養照料,趙燕在公益事業上又有了新的作為。
項目采取政府補助、機構自籌的方式,為60多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寄宿托養服務,這些來自縣內各個農村的殘疾人終于有了溫暖的住處和干凈的衣服,有了準點的飯菜和系統的康復,項目的實施達到了托養一人、幸福一家、解放一群人的效果。

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的文化墻
為了幫助殘疾人走向社會和適當就業,趙燕又先后創辦了“七彩夢殘疾人手工工坊”“民樂縣憨兒洗車行”“憨兒愛心超市”等殘疾人就業基地,為就業競爭力不足的殘疾人提供了輔助性就業崗位,也有效減輕了殘疾人家屬的負擔。趙燕和她的智博團隊積極聯系就業渠道,累計吸納了35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盈利全部用于發放殘疾人工資,讓他們找到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成就感,有效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發展、實現自身價值。

趙燕和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獲得的榮譽
近年來,趙燕先后獲得“全市最美母親”“全省助殘先進個人”“甘肅好人”“全國五好家庭”“十大新時代慈孝典范”等榮譽稱號,榮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2024年5月趙燕榮獲2023年度“感動甘肅·隴人驕子”榮譽稱號。
“我的孩子也在中心接受教育,我希望他能自力更生,勇敢面對人生。同時,我也希望所有的康復的孩子都有一個好的結果。”趙燕說,未來她還將堅持下去,有愛城市才會更溫暖。
(責任編輯: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