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2月14日電(記者朱國圣、黃文新)甘肅省民勤縣是我國沙塵暴主要策源地之一,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為了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甘肅省從2001年開始,累計從黃河向民勤調水達到12億立方米,形成約106平方公里的旱區濕地。
記者從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實施的景電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景電二期灌區節水改造、景電二期總干渠及民調干渠改造等項目共完成投資8.74億元,為向民勤調水打下了堅實的工程基礎。近五年來,就有5億多立方米的黃河水通過景電二期流向民勤縣紅崖山水庫,僅2017年就達到1.2億立方米。
尤其是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任務的全面完成,為約束性指標和生態治理的提前實現創造了條件。干涸了半個多世紀的青土湖區域生態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地下水位埋深上升了0.96米,形成22.36平方公里的水面,約106平方公里的旱區濕地,阻隔了兩大沙漠在民勤“握手”。
據介紹,景電工程在向民勤調水的同時,惠及甘、蒙兩省區7縣(旗)的40萬移民。截至2016年底,灌區灌溉面積已發展到110萬畝,累計提水124億立方米,生產糧食88億公斤,經濟作物33億公斤,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182億元。百萬畝灌區與十余萬畝三北防護林帶連成一片,有效地阻止了騰格里沙漠的南侵。
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歷經40余年,為了解決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沙塵暴頻繁發生,土地荒漠化沙化日趨嚴重等問題,甘肅省陸續建設了景電一、二期工程,在景泰縣至民勤縣的茫茫戈壁和沙漠間,搭建了一條數百公里的輸水“生命線”。(完)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