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務院令第253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和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要求,現將該項目的有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內外生豬市場需求,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威龍葡萄園基地投資建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涼州一期生豬養殖小區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2278.87畝,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項目投產后,年存欄1.5萬母豬,年出欄商品豬30萬頭。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生活區、生產區、治污區、豬糞處理區、病死豬處置區、原料暫存間等。
二、項目選址與城市規劃相符
本項目選址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威龍葡萄園基地。項目所在范圍不屬于規劃規定的孝昌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地下水)陸域邊界與農村安全飲用水取水點范圍以及規劃區范圍、鎮規劃用地范圍、重要地表水體功能區范圍、主要交通干線兩側范圍。
三、項目與產業政策相符
參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修正)》,本項目屬于第一類“鼓勵類”中第一條“農林業”的第5款“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開發與應用”,為鼓勵類項目。同時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中相關內容“對于無相應消納土地的養殖場,必須配套建立具有相應處理加工能力的糞便污水處理設施或處理(置)機制”。結合本項目的工程內容可以看出,本項目養殖場的配套建設均能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中的相關要求。
本項目為鼓勵類項目,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中的相關要求,符合孝昌縣規劃要求。
四、污染物達標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水
本項目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本項目生產和生活污水經廠區糞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作為農肥。正常工況下尾水不會直接流入周邊地表水體,因而對地表水影響較小。
廠區污水處理站采取厭氧反應工藝,尾水進入農田施肥。
(2)廢氣
根據大氣估算模式預測,項目無組織排放H2S和NH3的占標率Pmax<10%。
敏感點影響預測:NH3、H2S對區域內環境敏感點的最大小時濃度影響值遠低于標準值要求,疊加現狀值后仍低于環境標準值,項目對敏感點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不會降低各敏感點環境大氣功能。通過計算,項目無組織排放面源不需要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綜合考慮本項目實際情況和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結果,確定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200m。項目廠界500m范圍內無敏感點,衛生防護距離滿足要求。環評建議企業積極采取除臭措施,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對此范圍內土地規劃進行控制,禁止新建學校、醫院、集中居民區等環境敏感目標,避免產生環境污染事件。
(3)噪聲
項目噪聲源主要為豬只叫聲,引風機、水泵機械等設備運行噪聲,噪聲源強一般在75-95dB(A),經采用合理布局、廠房隔聲、距離衰減、綠化降噪等措施后,本項目豬場場界噪聲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4)固體廢物
本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豬的糞便、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沼渣和脫硫器廢脫硫劑、病死豬尸體、母豬分娩過程中產生的胎盤、飼料包裝廢棄物、脫硫廢脫硫劑、防疫時產生的醫療廢物、以及職工生活垃圾等。
本項目生產過程中豬場豬糞采用干法清糞工藝將豬糞單獨清出和污水處理站厭氧池沼渣經場區好氧熟化后外售給周邊基地作為農肥使用,起到增產減污的作用,實現了資源合理化綜合利用,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本項目產生的一般固廢經合理處置后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應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病死豬及分娩廢物收集后經病死豬處置區處置后資源化利用。本項目固體廢物均可得到妥善處理處置,實現零排放。
五、環境質量現狀及影響分析
(1)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及影響分析
項目區域地下水監測點位各監測因子能夠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要求,說明評價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
項目內設置的貯糞池及穩定塘采取鋪設防滲層等措施治理后,不會對地下水產生不利影響。
(3)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及影響分析
從大氣環境現狀監測結果來看,各監測點位監測因子均能夠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要求。
預測結果表明,本項目排放的污染物氨、硫化氫以及惡臭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建設項目仍應加強大氣防護措施及場區內綠化,以減輕其對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4)聲環境質量現狀及影響分析
項目廠界的晝夜環境噪聲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限值要求。
建設項目各噪聲源按環評要求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后,經距離衰減后噪聲源對各廠界的影響值比較小,廠界噪聲排放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區標準要求。
(5)環境風險事故影響分析
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為二級。根據對項目涉及的危險物質沼氣理化性質、毒理特性、危險特征以及同類項目類比調查,項目事故風險類型確定為泄露、火災和爆炸。
根據風險值計算結果,建設項目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項目生產過程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發生各種環境風險事故的發生,制定好各種事故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增強事故防范意識,加強防治措施的運行管理,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保養檢修,消除事故隱患。
六、清潔生產
本豬場污水通過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于職工生活,豬糞、沼渣作為有機肥供應給附近農戶農田肥用,沼液經過出欄達標后用于附近農田灌溉或是消毒后回用于豬舍。項目區域種植的綠化植被能達到空氣凈化作用。項目對整個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采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有效的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豬糞豬尿經過合理處置后,實現了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綜上分析可知,項目清潔生產達到國家先進水平。
七、總量控制
本項目養殖采用干清糞工藝清除豬舍糞污,相比水泡糞工藝廢水產生量有明顯的減少,廢水中污染物濃度也小很多,沼氣池產生的沼液在廠區內可處理達標,可實現“豬—沼—農”的種養平衡。故不設置總量控制指標。
八、環評結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產業政策。項目屬畜牧業,選址符合《甘肅省“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總局令第9號)關于養豬場選址的規定要求。本項目生產過程中采用了較為清潔的生產工藝,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術經濟可行,可確保各種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排放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不會降低區域環境功能類別。公眾對本項目的建設持支持態度,無反對意見。本項目環境風險屬于可接受水平。
因此,在建設單位認真落實本環評報告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項目具有環境可行性。
九、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及電話:李總18237753302
十、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甘肅創新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杜林
聯系電話:18093166167
電子信箱:dulinde@qq.com
十一、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為聽取社會各界對該項目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特將建設項目公示,征求公眾寶貴的想法和建議。主要內容如下:
(1)您是否了解該項目的建設情況?
(2)您認為建設區域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
(3)您認為該項目建設對本市經濟發展是否有利?
(4)是否支持項目建設?
(5)對該項目建設的其它建議和要求。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