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起,固原市、石嘴山市在寧夏率先試點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2014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實現全區覆蓋。寧夏的政策特點是:病種既不設限,報銷金額也不封頂,還創新性地將國家確定的20個重大疾病納入保障范圍內,并提高了報銷比例,在同檔次內報銷比例提高1至3個百分點,最高支付比例達到73%。截至2014年4月21日,全區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462萬人,享受大病保險待遇4307人次;基金支出2522.36萬元,單次最高支付28萬余元。
大病醫保應區別對待 鼓勵參保者多繳多得
按照寧夏城鄉居民大病醫保現行政策,參保者在報銷個人自費部分達到6000元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時,并沒有依據一、二、三檔繳費檔次不同,實行不同的報銷比例。業內人士建議,大病醫保應參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在報銷比例、年度最高封頂線等方面依繳費檔次區別對待,鼓勵參保者多繳多得,保證醫保基金安全運行。
大西北網5月9日訊 據寧夏新聞網報道 經過5年試點和探索,寧夏在鹽池縣、海原縣開展的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試點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基本實現了90%農村群眾小病不出鄉、90%大病不出縣的目標。5月8日,寧夏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試點項目總結會在銀川召開。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以及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蓋茨基金會中國代表處、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專家、學者應邀參加了會議,總結推廣寧夏試點經驗。
2009年11月,自治區政府與美國哈佛大學蕭慶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專家合作,在鹽池縣和海原縣開展了“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試點項目工作,通過實行門診、住院經費包干制,引導醫療機構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12年4月,自治區政府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吳忠、中衛兩市。近日,項目專家組對試點地區進行了考察,發現項目實施前有30%至40%的村衛生室不能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目前,90%以上的村衛生室都能提供基本醫療服務;2013年,鹽池縣鄉村兩級門診人次達到24.37萬,海原縣鄉村兩級門診人次達到73.72萬,門診次均費用分別為24.4元和25.9元。
“寧夏試點工作取得了很重要的經驗,許多舉措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國內外專家們紛紛表示,在寧夏開展的試點工作突出了以人為本,通過改變醫保支付方式,運用經濟杠桿原理,調動基層衛生資源積極性,合理分流病人就醫流向,著力推進基層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建設,確定了基層醫療機構為群眾基本醫療的“守門人”,最終使老百姓受惠,其經驗在全國醫療改革中非常有推廣價值。
自治區政府黨組副書記、特邀顧問郝林海在會上致辭。
http://www.nxnews.net/dz/system/2014/05/09/0110179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