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馬王堆帛書》,是古代手書典籍的重大發現,是十分珍貴的墨書手跡,包括《戰國策縱橫家書》、《老子》甲本、乙本等。
《馬王堆帛書》用筆沉著、遒健。與一般的漢簡書寫用筆相比,無草率之筆,亦少見側鋒,給人以內涵圓厚之感,似出于相當成熟的書家之手,而非一般民間書手所為。其章法也獨具特色,既不同于簡書,也不同于石刻。它縱有行,橫無格,字的長度非常自由,一些字加長的左掠或右波,運用夸張的表達,造成了字距間的變化,產生了強烈的跳躍節奏感。其書體既非篆書也非隸書,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古隸”,有稚氣躍然、妙趣橫生的風度。它所包含的審美信息量十分廣泛,有其之前上古的美,有展望漢隸八分書的華麗,書寫技巧上也令人欽佩不已,我們后人們情不自禁要給古代先人們點上一些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