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蘭州碑林紀事:《免糧恩碑》的啟示

    時間:2013-02-18 15:37來源: 作者:劉螢 點擊: 載入中...
            蘭州碑林也刻了一塊《免糧恩碑》,應該說,這是第三塊了。第一塊,是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平涼知府秦震鈞立在平涼的。兩年以后,秦震鈞調任陜西督糧道,“賓僚聞其事者,多索觀其文,摹拓以應者屢矣。竊念其年詔書實并陜西之延安、榆林、綏德各邊,亦免舊逋數十萬,邊黎感戴歡忭之情,其同于平涼一路可知也。”“爰恭勒上諭,列諸西安府學碑林中。即刊前文其后,以便觀者。”這就是第二塊《免糧恩碑》,至今還立在西安碑林。

            那是1998年“五一”節前后,我們出去考察全國各地的碑林,盧璽凱、魯克俊、張樹華回來時去了西安。他們到西安碑林去參觀,無意中碰到了《免糧恩碑》,共11塊,小楷。因為涉及甘肅,買了一套拓片回來。我一看,非常有價值,便復印了幾份,送給孫英、陸浩等省委領導同志,可以通過這個碑進一步了解甘肅的歷史,爭取中央政府對甘肅的支持。

            免糧恩碑上是這樣說的: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內閣奉上諭,甘肅省地瘠民貧,并陜西延安、榆林、綏德三府州屬,附近甘省地方,亦屬磽薄。向來該處民欠未完地丁耗羨及籽種、口糧等項,屢經降旨分別豁免。昨勒保來京陛見,詢以該省近日情形,據稱:甘肅自四十七年到五十三年,民欠地丁正耗并未完籽種、口糧,折色(按:此一色字,下同,西安碑已毀,無可辨,由平涼碑校補而來)等銀二十七萬九千馀兩,糧二百一萬七千馀石,草一千一百十一萬馀束。陜西延、榆、綏三屬,自三十八年至五十三年,民欠未完倉谷三十六萬九千馀石等語。甘省等處地方,自從前加恩蠲免以后,又有年。所朕于加惠黎元之事,從無遲待,即多費帑金,亦所不靳。所有甘肅省自四十七年至五十三年民欠未完地丁正耗銀二十三萬九千三百馀兩、糧八十萬四千六百馀石、草一千一百十一萬馀束;四十九年至五十三年未完籽種、口糧折色銀四萬五百三十馀兩,糧一百二十一萬三千馀石,俱著加恩豁(按:平涼碑為寬)免。并陜西延、榆、綏三屬民欠未完常平倉谷五(按:平涼碑為三,仔細審視,西安碑初刻也為三,后人改為五)十六萬九千馀石,著該督撫飭屬查明,亦一并加恩蠲免,以示朕惠愛邊氓,有加無已。至意該部即遵諭行,欽此。
            乾隆時的甘肅,連皇糧都繳不起,其貧瘠是可想而知的。秦震鈞在《恩碑記》中引用當時陜甘總督勒保的話說:“甘肅地高氣寒,其山童無竹木之饒,其水咸苦無菱芡魚蟹之利,居民樸拙,不能營生業,日用百物皆仰給他處,田雖廣而瘠,糞種無法豐年,畝僅收數斗,歲入不供所出,故賦稅常不及額,四十七年至今,積逋又累百萬,有司急考課,追呼鞭撲,或有死者,其中不無奸民,然大略實由于貧。”








    《免糧恩碑》局部

     
            然而,歷史上的甘肅卻不是這個樣子。秦震鈞在他的碑記中說:“史稱人民富庶,畜牧被野。五代之涼,宋之西夏,區區一國,皆能用其民力,與中國抗衡數十百年。”在漢唐時期,甘肅是非常繁榮的。我們可以從岑參的兩首詩中,窺見當年甘肅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情形之一斑:

            題金城臨河驛樓  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墻。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忽如江浦上,憶作捕魚郎。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那么,“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涼州七里十萬家”的甘肅,后來怎會貧窮落后到秦震鈞在《恩碑記》中所寫的那種境況呢?考諸歷史,甘肅由富庶走向貧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條:一為戰爭頻繁,創傷太深;二為歷朝歷代對生態環境恣意破壞;三為國家重心東移,“春風不度玉門關”。

            有一次,我和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交談時,我這樣說:我們甘肅的祖先是很爭氣的,出了那么多優秀人物。敦煌、麥積山的出現,也絕不是偶然的。漢唐時期,絲綢之路暢通,甘肅的經濟文化曾一度鼎盛,敦煌就成了當時的上海。季老曾講,甘肅河西走廊,是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希臘文化和中原文化四大文化交匯的地方,是世界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地方。以后開始衰落,特別是明代以后,海運大開,南方開始接觸現代文明,而西北還處于閉塞狀態。同時,戰爭經常發生,人口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這樣,甘肅越來越貧困落后了。

            現在是振興甘肅、振興西北的時刻了。馮其庸先生在他的《瀚海劫塵·自敘》中說:“我向往中國的大西部,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堅信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定會強盛!而強盛之途,除了改革、開放、民主、進步而外,全面開發大西北是其關鍵。從歷史來看,我們國家偏重東南已經很久了,這樣眾多的人口,這樣偉大的民族,豈能久虛西北?回思漢、唐盛世,無不銳意經營西部,那末現在正是到了全面開發大西部的關鍵時刻了!”馮先生說得多么有遠見,多么有感情啊!

            這幾年,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就是拿工資的人往東走,做生意的人卻往西走。你如果在蘭州城里轉上一圈,做生意的外地人隨處可見,廣東的、浙江的、山東的、河南的、四川的……你看看蘭州的服裝市場、家具市場、石料市場、裝修市場,以至水產市場、水果蔬菜市場,哪一個不都是外地人在經營!這說明,西北的生存空間是很大很大的。

            現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西北有望,甘肅有望。我們要接受歷史的教訓,要社會穩定,要愛護生態環境,更要發憤圖強,艱苦奮斗。想當年乾隆免糧,“所朕于加惠黎元之事,從無遲待,即多費帑金,亦所不靳”,“是時震鈞為平涼守,親睹督臣回車時,百姓感激圣恩,歡呼踴躍之狀,填衢被野,因為文勒石以紀之。”雖然今天的社會制度與過去大不相同,但老百姓對中央政府支持西部發展的感激之情,應該說是相同的。

           《免糧恩碑》是甘肅的,“恩碑”對甘肅的啟示也應該是深刻的。

            就在這篇短文已經寫完以后,我又去了一趟平涼,時間是1999年11月21日。以前,我曾經說,平涼的《免糧恩碑》早已毀了,報紙上也這么登了。這次到平涼,平涼地區博物館的劉玉林館長告訴我:“你說,平涼的《免糧恩碑》早已毀了,不對。《免糧恩碑》還在,就立在我們博物館里。以前,這塊碑立在大路邊,老百姓每經過此碑,趕大車的,都要往碑上摸油,以示感恩,因此也叫‘摸油碑’。解放后,被平涼地區運輸公司當洗車臺用,1986年我發現了,就和運輸公司商量,抬到了博物館。”劉玉林,這位甘肅農大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先是在縣獸醫站工作,以后到公社去工作,常年在農村,到處跑,自己收藏了不少珍貴文物,大大小小400多件,都無償捐給了博物館。他收藏的涇川智人化石,屬國寶級的化石,現藏于北京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出于自己喜愛,1980年以后調到平涼地區博物館專門從事文博工作。經過他多年艱苦努力,平涼地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也由當初的2000多件,發展到了現在的8000多件。平涼《免糧恩碑》的保存,當感謝這位事業心極強的博物館長。我去看了一下,是一通大碑,高200公分,寬100公分,厚25公分,楷書。刻碑人的落款是:

            陜甘總督臣勒保  甘肅布政使臣福寧敬錄謄黃  平涼府知府臣秦震鈞  平涼縣知縣龔景瀚  隆德縣知縣張映宿  鹽茶廳同知陸勤谷  固原州知州□□□  靜寧州知州王錫均  華亭縣知縣張世法  敬□鐫石

           現在,清乾隆時的《免糧恩碑》,平涼的一通大碑,我們將拓片裝裱好,陳列于隴右書藝院;西安的11塊小碑,翻刻出來,鑲嵌于碑林西軒。我以蘭州碑林的名義,寫了一段附記:此碑原稱恩碑,因其碑文記述清乾隆豁免甘肅及陜北歷年所欠錢糧賦稅,故稱免糧恩碑。此碑于乾隆五十四年由平涼府知府秦震鈞立于平涼,上刻乾隆諭旨及秦震鈞碑記。越二年,秦震鈞調任陜西督糧道,再加跋文,刻立于西安碑林。該碑文內若干觀點極為錯誤,然而對當時甘肅農業狀況、農民負擔及清政府豁免賦稅措施,記述甚詳,具有歷史價值,因之翻刻于此。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碑林紀事之:甘肅“二澍”
  • 碑林紀事之:尋訪鄒應龍墨跡
  • 碑林紀事之:楊繼盛墨跡留蘭州
  • 碑林紀事之:胡纘宗詩書見金城
  • 碑林紀事之:懷素《自敘帖》丙辰本
  • 碑林紀事之:詩仙書法亦超絕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 趁熱寫起

      中伏,芾皇(惶)恐。入伏日有雨,凄然如秋。山齋林齋皆虛曠,滄石流水,足度暇日...

    • 逸筆凌云

      兔子是人類最早養殖的動物之一,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玉兔”符號。...

    • 書法里的茶香

      “茶”字的寫法有點淵源。一千多年前的“茶圣”陸羽在《茶經》將“荼”字去掉一劃...

    • 中國歷代書畫藝術巨匠: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

    • 無墨不歡

      對于書法愛好者來說,人世間盛大的狂歡節,包括年節喜慶,全都是在一張紙上度過的...

    • 白銀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博覽館開館

      8月17日上午,白銀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博覽館舉行盛大開館儀式暨第十七屆PHE國際青少...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电影在线观看第一区|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16|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欧美精品VIDEOSEX性欧美|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