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發展的影子無處不在,從衣食住行到身邊環境,到處都能清晰地感受這種飛速的變化。
作為城市一道流動的風景,公交的變遷,不僅演繹著一座城市硬件的提升歷史,更折射出這座城市整體面貌的發展變化。從通道車到空調車,從電子報站器到LED電子顯示屏,從BRT運營到智慧公交電子技術,從公交線路的不斷延伸到公交場站建設……在近60年的蘭州公交發展史,見證著的是城市發展的滄桑巨變,成為城市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
BRT公交車感受城市巨變
3月18日22時,王曉慶和同學一行四人站在蘭州西站公交站點處等著開往安寧的BRT。夜幕下的BRT站臺以及穿梭其中的快速公交別有一番美景。在霓虹燈的映襯下,BRT無處不透露出大城市的氣派與繁華。“以前要是這個點,就沒公交車了,只能坐私人承包的中巴車,車小人多,司乘人員態度惡劣,更重要的開飛車,經常會碰到司機急剎車,滿車人東倒西歪還不敢說什么,如今好了,有了BRT夜班車,很是方便,當然,也安全了許多。”王曉慶說,每周有四天時間會去城關區代課,到西站基本上就到晚上10點了,坐BRT幾分鐘就可以到西北師大了。“與白天的車水馬龍相比,我更喜歡夜色中的BRT,一個個透著柔和燈光且外形美觀的站臺,讓人倍感溫馨,相對于露天站臺,這里如同家的感覺,哪怕是疾風驟雨還是冰天雪天。
BRT的意義在于公共交通真正實現了快速、便捷。71歲的屈桐輝說,以前安寧東西路并不寬,修建BRT后,道路拓寬了,配套環境也提升了,更重要的是,乘車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同站換乘免費,讓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實惠。“安寧之前與七里河區、城關區相通的公交車主要以72路、3路、121路、103路、20路等公交線路為主,隨著安寧新城區的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安寧區常駐人口大為增加,有限的路網使安寧區難以承受通行之重。亞行貸款蘭州交通項目的實施,使得安寧區路網建設得到了極大改觀,推動了安寧區城市發展空間。在項目實施中,尤其對主干道安寧東西路進行了徹底整治,改建為高等級城市道路,來往穿梭的BRt成為安寧區一道靚麗的景致。
安寧BRT的開通僅僅是個開始。城市在不斷發展,而公共交通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影響極大。依據蘭州市城市總規,蘭州公共交通發展中,由“骨干系統”和“組團內系統”兩層結構組成,其中骨干系統服務于跨組團的長距離出行,重點依賴城市軌道、BRT快速公交;組團內系統則服務于某個片區內的短距離出行,主要由常規公交承擔。規劃中提出,2020年內會有5條BRT線路露面,重點加強外圍組團與城市中心的聯系,打通河口南、沙九、鹽場、彭家坪、和平和定連等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連接。逐步規劃建設沙中—安寧—七里河(現狀延伸線)、九州—鹽場—城關、城關—東崗—和平—定遠(軌道升級預備線)、彭家坪—城關、南河口—西固—七里河(軌道升級預備線)等5條BRT公交線路。
事實上,BRT的成功運營讓蘭州人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蘭州公交的巨大變化。“從1990年蘭州公交公司擁有汽車457輛,到2008年,3條線路的97輛無軌電車退出蘭州公交歷史。同年,100輛環保型、低地板、寬車體、大容量的豪華天然氣公交客車上路,至2010年,蘭州公交首次引進空調車,1路、50路、102路等多條線路公交車全面更新。經過6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蘭州公交集團運營車輛達到2280臺,運營線路89條,線路總長1080公里,日客運量超過200萬人次,年客運量超過7億人次,年客運里程達14030萬公里。”老公交周凱說,從最早的通道車,到近幾年的空調車,再到現在的BRT,從GPS導航到無人售票,蘭州的公共交通事業翻天覆地地變化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的變遷。在他的印象中,以前的公交車不僅常會拋錨,且四處透風,路也沒現在平坦,車一跑起來,哐當直響。夏天,車廂灰塵四起,到了冬天又特別冷,手腳常凍得發紅。現如今,冬天有暖氣,夏天有涼氣,不僅司機輕松了許多,市民們的乘車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奔馳在平坦寬敞的馬路上,覺得當個公交人也很幸福。
城市擴張 公交聯結無處不在
3月22日一大早,家住安寧富強路康居小區的王峰騫夫婦領著小外孫,在距離家門口5分鐘樓下等待18路公交車。“今天周六,車少,估計4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西關.”王峰騫說,每周六都要將妞妞送到西關,在奶奶家呆兩天后,周天下午回來。以前忙著要干地里的活,根本沒時間出門,加之出行不方便,要走三四里的路才能坐上車,而且路還不好走,不到萬不得已,很少出門。如今,地沒了,孩子們也有了各自的工作,不用沒日沒夜忙地里的活不說,還能拿上養老金,住的是樓房,燒的是天然氣,家門口就能坐公交。
何女士來自天水市,隨著安寧區富強路多個建設工地的復工,她每天11時都會推著裝備好飯菜和桌椅的三輪車,守在收工后工友們回去休息的必經之路,賣盒飯。“剛來的時候,這邊連個吃飯的地兒都找不著,新建的樓盤也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公交車了。如今不僅外面的小餐館一個接一個,大型酒店也開始陸續落戶。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每天數十輛公交車從這里經過,這里是越來越熱鬧……”
秦訶供職于城關區某事業單位,但將家安在了山水興城。“與城關區相比更喜歡安寧的靜謐,其實,如今交通很便利,尤其是公交車坐起來很方便,根本沒必要擔心。18路、156都在家門口,到哪兒都方便。”事實上,隨著蘭州路網的逐步完善,公交車已將觸角伸向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那些新興起的區域居住,而來來往往的公交車,則在新城區與傳統老城之間不斷地開啟、停靠……
從農大北門到五泉下廣場,這是現在18路公交運行的兩端。而在2013年之前,18路西行終點站為金港城。公交延伸的前提是城市的不斷擴大,道路的不斷延伸。“由西向東由南至北,曾經的低矮平房被高樓大廈所代替,泥濘的羊腸小道變身寬廣的柏油路,作為一個老公交人,不僅見證著蘭州城市公交悄無聲息的變化,更感受著整個城市的巨大變遷。”有著20年駕齡的公交司機田師傅說。“變化的背后,是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改觀。
“智慧公交”讓城市運行更科學
供職于蘭州金凱悅文化傳播公司的孫琦每天都要往返與安寧區與城關區,公交出行每天必選。如今,他的手機安裝了一款“愛城市.智慧公交”軟件,無論在哪個站點等車,只需點擊該軟件便可知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車幾點可抵達。這種全新的智能化掌上公交應用系統,頗受孫琦的青睞。“周圍很多朋友、家人都安裝了,這樣就能知道“公交車何時到”、“如何換乘車輛”等問題,非常方便。”孫琦說。
作為公共交通,公交車出行成為很多蘭州市民的首選,如今,蘭州市98%以上的公交車實時到站信息都可通過智能終端上網在“愛城市”軟件中的“智慧公交”應用中查出。在該應用的“線路”查詢選項里,乘客輸入準備乘坐的公交車線路即可顯示其就近車輛離自己有多遠,綠色和紅色的小車圖標分別代表“正在途中”和“已到站”的公交車;在該應用的“站點”查詢選項里,輸入需要查詢的站點名關鍵字,即可顯示相應的站點,然后選擇某個站點,便可查詢出所有經過該站點的公交線路及其車輛到站信息;輸入起點站名及終點站名,則可顯示出相應的車輛換乘方式……這一系列方便而快捷的公交查詢服務功能,讓廣大市民在乘車前心中有數、寒冷的天氣不用在車站“傻等”并及時選擇出最佳乘車方案。
蘭州公交集團表示:“愛城市.智慧公交”智能終端APP應用在蘭州的成功推行,實現了公交車運行信息化和可視化,更好地發揮出了其在“智慧蘭州”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導者,蘭州公交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了與乘客的互動,一方面讓市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信息技術,更多地參與和支持“智能公交”建設,切身感受“智能公交”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還通過與市民的直接互動交流,更深入了解百姓的實際需求,提高市民對“智能公交”建設實際效果的滿意度。借用此類平臺,蘭州公交集團將力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更豐富的信息化手段,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公交的便民服務措施日趨增多、智能化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如今,習慣于坐公交上網的市民,乘坐1路線便可輕松登錄WiFi刷微博、搖微信,省銀子不說,還能在網絡空間自由漫游。“城市公交運行,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蘭州公交集團表示,打造智慧公交,旨在提高城市運行效率,讓城市運行更科學。市民可以規劃出行線路和計算出門時間,充分享受城市信息化帶來智慧化的城市生活。對公交企業而言,則可以方便快捷實現信息交匯,及時根據客流狀況調整運行班次,提高管理效率。
場站建設 確保公交優先
交通是城市的脈絡,它關系著一座城市的發展,也關系著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感受,作為老百姓最為常用的代步工具,公交線路的不斷延伸,則承載著蘭州這座城市不斷發展的夢想。而公交場站作為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停放、保養、運營使用的停保場、樞紐站、首末站及中途站,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公共交通運營的重要保障和支撐。然而,蘭州樞紐、場站建設滯后成為制約城市公交發展的最主要問題。特別是公交基礎設施建設。長期以來,蘭州市公交樞紐站、首末站、停靠點、專用車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導致全市65%以上線路公交車輛無專用首末站、停車場,車輛普遍在馬路上停靠、掉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公交場站的規劃建設相對滯后、用地不足,已嚴重影響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運營和市民的便捷出行,成為制約公共交通發展的一大瓶頸。一些準備新開的線路,因找不到停車場地而不得不延緩;有的新建居民區不能通行公交車,使得線路的合理布局和線網的優化受到嚴重影響。
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公共交通的及時跟進。蘭州公交集團表示,近年來,新的工業園區、大型市場、小區樓盤的不斷建成,為配合城市建設發展,確保公共交通持續健康發展,滿足大多數老百姓的乘車需求,蘭州公交不斷研究客流、調增、延伸公交線路,采取增加車輛投入、縮短發車間隔時間等措施,讓更多市民選擇公交出行。與此同時,積極與各方溝通,為公交車正常停放尋找場地,加大公交基礎建設投入和用地規劃力度。目前,已建成的西固大型公交樞紐站已經投運,洪門子公交樞紐站即將投運。此外,還將建設仁壽山地下公交樞紐總站,該站占地面積100畝,設100個快速公交停車位,500個商業停車泊位。項目總投資約2.55億元。此項目的實施,既能有效解決地面停車造成的土地資源浪費,又可解決快速公交停車管理及社會車輛的停車問題,達到與仁壽山周邊總體規劃相匹配,實現區域土地資源的高強度開發和商業價值最大化的發展需求。
將公交場站建設嚴格納入到城市規劃,實際也是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的一個具體體現。“只有搞好公交場站建設規劃,才能有站點,才能建立起公交線網,公交才能得以優先。”蘭州公交集團表示,凡是交通服務水平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都相當完善,如軌道交通網的配設標準達每萬人1公里”。除軌道交通外,還有起輔助或短板作用的常規公交,以及市域鐵路系統。提供發達的、便捷的高品質公共交通是國際大都市的普遍特征,是滿足人們基本出行需求的條件,更是提高交通服務水平的基礎。城市人口密度越高,高品質的公交越不可少。未來,蘭州市將加大公交基礎建設投入和用地規劃力度,在場站設施建設方面,加快公交換乘樞紐、站點和港灣式停靠站建設進度,滿足大多數老百姓的乘車需求。記者 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