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在千里,可為自家小金魚喂食;夜晚入眠有盛開的玫瑰相伴,累了一天的你可平躺著在溫暖的被窩里,盡享大片帶來的視覺盛宴;家里天然氣泄漏可幫你自動關閉閥門斷氣;輕啟按鈕,孤寡老人足不出戶便可享用熱氣騰騰的午飯;井蓋丟失,只需撥個電話,便會得到及時處理;手持市民卡,輕輕一刷,乘車、取錢、購物、繳水電費等支付問題輕松搞掂;當然,如果你正尋思著到底該走那條路,才能避開擁擠不堪的車流,別忙,智能手機會告訴你;在社區衛生所拍片,可通過網絡接收三級甲等醫院專家的會診;找不到停車位,只需發個短信就能準確知道最近的停車位——數字城管、數字社區、智能化交通、物聯網、車聯網——一個個新鮮事物的廣泛應用,讓蘭州人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快捷,而這些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的生動畫面,讓蘭州距離智慧城市的步伐越來越近。
鏡頭1:
雖遠在外地出差,但只需通過手機發送指令,喂食系統會自動給金魚撒食,噴霧器系統會自動給花澆水;夜幕降臨或太陽高照,窗簾會自動開閉;輕觸茶幾便可和朋友痛快地殺上一盤;參加晚宴著裝搭配如何,只需站在穿衣鏡前就可得到答案;晚上起夜不用臺燈自會有柔和的燈光亮起;手里拿著大包小包卻一時半會找不到鑰匙,急著進門的您只需刷刷可愛的面孔,便可輕松搞定……
5月19日,華夏威盛網絡科技公司、蘭州恒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榆中縣智慧生活體驗中心,讓蘭州人大開眼界,作為甘肅省首家智慧生活體驗中心,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融合,讓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走進百姓生活。而這一切只需通過手機來完成。蘭州恒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表示,蘭州智慧生活體驗中心是以智慧生活為理念,以智能家居為主體,充分展示人們在科技引導下其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結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傳感器材、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等眾多物聯網新興技術,將為蘭州乃至西北廣大市民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地高科技便捷智能家庭生活。
“榆中縣智慧生活體驗中心的正式掛牌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中國物聯網產業第一集團軍華夏威盛副總裁、物聯天下總經理張斌則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聯網逐漸深入到尋常百姓家,它不再是電影里面的幻想,也不再是文件中的一個名詞,而是切實存在于人們生活的周圍。人們不僅可以享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帶來的智慧生活,還可以與社區、城市進行“智慧”連通。比如家里的便攜式醫療儀器顯示著你的血壓、體溫等數據,同時向社區診所發送,診所再根據這些數據向你發出健康提醒。如果家里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還可以通過遠程醫療系統進行遠程診斷,省去排隊掛號的麻煩。蘭州恒逸網絡科技公司智慧生活體驗中心,不僅將物聯網帶來的智慧生活和便捷的服務帶進蘭州百姓的生活中,也意味著物聯網產業在廣袤的大西北播撒下的種子已經開始萌芽,并將會帶動更多的物聯網事業在西北大地根植生長。
鏡頭2:
1月17日11時30分,83歲的孤寡老人周大媽準時按動了西湖街道辦在她家安裝的“民情通”呼叫服務裝置上的綠色按鈕。同一時間,街道“三維數字社區”集成管理應用系統上,立刻顯示出了老人家的位置:西湖街道建工中街。工作人員明白,該給老人配送午餐了。隨即聯系老人所在社區工作人員。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飯菜就送到了老人手里。
為周大媽提供服務的“民情通”呼叫服務系統,只是“三維數字社區”集成管理應用系統中很小的一個子系統。西湖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冬梅介紹,“三維數字社區”系統將西湖街道轄區94個科級以上企事業單位、892家各類經濟組織、1210棟各類建筑物、9條主次干道、56條背街小巷、114個小區院落、1.8萬戶、71978名居民家庭和區域地貌,立體、直觀地搬上管理平臺,采集錄入的各類信息量高達100萬條,形成了一個完整真實的三維實景立體虛擬街區。利用GIS地理信息技術、傳統拍照技術、三維數字仿真模擬及實景視頻技術,將街道社區100多項工作內容納入5條管理主線,形成3大基礎平臺、6大功能特點、8大管理模塊和5大應用系統,具有綜合受理、分類管理、分類統計匯總等功能,嵌入轄區實景視頻監控管理,真正實現了“數字化社區”。
2011年10月的一天,小西湖后街市場一摩托車失竊,車主報案后,辦案人員從三維數字社區集成管理應用系統的視頻資料上獲取了盜竊人的相貌特征后,很快將其抓獲。“三維數字社區”系統的應用,不僅讓像周大媽這樣的老人享受到心貼心的溫暖服務,而且也確保街道各小區內的安全。據悉,“三維數字社區”的開通,西湖街道轄區內的治安、刑事案件明顯下降,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鏡頭3:
2011年11月20日,市民周先生打電話稱,鋁廠家屬院夜間噪音大,嚴重影響到周圍居民的休息,安寧區執法局接報后,趕赴現場進行調解處理,第二天小區便變得很安靜了,周先生說,那天晚上,他真正睡了一個好覺。12月14日,安寧海關路一行道樹傾斜,區數字城管指揮中心積極與生態局取得聯系,得到妥善處理。
“因公交站牌破損,我們一天也能接到好幾起電話,少則4起,多則十幾起,與公交廣告公司聯系后,當時就能解決問題。”蘭州城管局表示,市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解決是數字城關的最大優勢,當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政府有關部門的辦事效率。
市政公用設施破損丟失、市容環境臟亂差、道路交通擁堵等各類城市管理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難點,而數字城管的使用,讓這個難題迎刃而解。在蘭州市數字管理中心辦公大廳內,每次有12319熱線電話響起,接線員便會將市民反映的問題詳細記錄后,分門別類地輸入信息登記系統建立案卷,并轉交至各區縣城管部門或相關市政部門,整個過程完全在網上完成。同時,在指揮中心大廳的32塊大屏幕上,實時播放著監控探頭傳來的城關區及安寧區的街道實景,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后,立即截圖備案,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派遣任務。
“數字城管”平臺采用閉環式流程運行,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綜合評價等7大步驟,不僅可以使問題在第一時間內解決,而且可以確保指揮中心對各類問題的處理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作為市級平臺,“數字城管”平臺目前已實現與城關、安寧兩個區級平臺的對接,共享城市管理視頻監控資源。七里河區及西固區等區縣因尚未建立該系統,對此,指揮中心設10余名派遣員專門派遣相應投訴問題。
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交通擁擠不堪、環境嚴重污染、資源消耗過度——.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正讓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的管理難度也相應的日益加大,這不僅考驗著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能力,同時也考驗著一座城市的服務水平。
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理念應運而生。智慧城市是IBM公司“智慧地球”戰略的延伸。它圍繞城市可持續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民生核心需求等方面,將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運營理念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對城市海量信息數據的實時收集、存儲,構建智能化的城市IT基礎架構;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交換共享、協同的關聯應用,為城市治理與運營提供更高效、更靈活的決策支持與行動工具,讓現代城市運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
在專家們的眼中,智慧城市借助物聯網、云計算、電子標簽等信息化技術,讓人們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統的運動狀態和規律,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事實上,智慧城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生活方式的變化上,更重要的是,還體現在城市管理方式的變革上。蘭州城建領域相關專家表示,智慧城市的基本前提,就是巨量信息的即時采集,安全傳輸,高效利用,充分共享。在智慧城市中,政府的服務方式將是“全天候全方位主動式服務”。比如在數字城管系統中,管理者對井蓋等每一個城市部件配備了“身份證”,可實現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確化;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以上的實例中窺見一斑。事實上,智慧城市建設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質。
引“智”借“腦”
智慧城市漸行漸近
從數字城管,到數字蘭州,從三維數字社區到車聯網,市民卡等,蘭州距離智慧城市的步伐也在逐年拉近。 2011年,“數字蘭州”啟動建設,完成“數字蘭州”建設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建成了全市電子政務內、外網和協同辦公、公文交換、智能會議系統,實現了政府重要會議的無紙化、網絡化召開,推廣了各級領導干部手機辦公,完成了政府網站升級改造。全方位加大信息技術在社會管理各領域的應用,搭建政府公共服務、公用事業應用、商業應用和金融應用四大功能,2011年12月28日,首發的3000張市民卡,讓蘭州市民實現了社保、公交、銀行、衛生診療、圖書館、公積金查詢、小額支付等多種應用。與此同時,積極培育發展相關信息產業,文化創意、動漫影視、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等產業加速發展,讀者集團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數字出版基地。網絡問政,以信息化引導和推進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引“智”借“腦”,與國家行政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電子政務調研咨詢和培訓機制;與中國移動共建“無線城市”,將蘭州列為全國試點城市;與中國電信共建“光網城市”,力爭將蘭州打造成全國首批示范城市。此外,基于車聯網的智能交通正在蘭州進行有效嘗試。BRT線路智能交通控制工程、交通誘導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以及采用BT模式建設的非現場執法系統和深安大橋等配套工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而隨著智能交通的投入使用,人、車、路、環境的高效協調的城市交通體系,將有效緩解目前城市交通壓力。
建“云計算”中心
加快“智慧蘭州”建設步伐
蘭州市市長袁占亭在首屆中國車聯網大會上表示,“數字蘭州”建設為提高政府效能、方便市民生活、加快信息成果轉化發揮了積極作用。蘭州將繼續堅持以應用為導向、以需求促發展的原則,圍繞基礎設施、應用創新、產業發展三個方面,廣泛采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技術,推動“數字蘭州”向“智慧蘭州”邁進。
張斌表示,未來就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未來就是技術與夢想的融合。未來并不遙遠,它正在我們生活中不斷涌現。物聯網,萬物相連,智慧生息,一幕無限感知的生活未來式在悄然上演!人們期待著生活的幻變,繼互聯網之后,物聯網注定成為時代的必然和歷史的推手。智慧生活是未來人們生活模式的一個新的探索,他正以海嘯般的速度包圍著我們,這注定會引起一場革命性的社會變化以及產業創新。而智慧城市作為中國夢當中的一個重點領域,正在改變和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正在以雨后春筍之勢奮起。二十一世紀的“智慧城市”,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地深入開展,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生活應用將加速落地,使物聯網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我們的努力,整個西部地區的市民都能擁有電影大片中的“未來生活”!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