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4日,以“加強監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暨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甘肅)大會”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
4日上午,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甘肅)大會舉行。甘肅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繼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朱長學,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出席并致辭;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司長馬純良,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原會長、北京華夏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兆彬作主題演講。
會上,來自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代表等圍繞助力“甘味出隴”,提升“甘味”品牌競爭力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同為“甘味”品牌的發展壯大出謀劃策。

馮繼波表示,甘肅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和“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打造“甘味”品牌,實現了“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產業全覆蓋。全省優勢特色食品產業發展迅猛,呈現出結構趨優、規模擴大、效益提升、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下一步,將繼續搶抓機遇,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把甘肅食品安全和食品產業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朱長學談到,食品產業是我國最大的支柱產業,是既能托底又上不封頂的富民產業;是既古老又在不斷迭代中,能重新迸發新活力永續發展的朝陽產業;也是關系國家政治、國家戰略、國家穩定、國家形象、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關系人民福祉的良心產業。推動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和食品品牌建設。在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大力扶持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規模養殖、水產健康養殖等創建活動。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樂于搭建產、學、研、金融、媒體,多位一體的立體平臺,推動產業融合、產業升級、產業創新,賦能監管、賦能企業主體;樂于同監管系統、企業主體,產業鏈上下游各方開展深度、多元化的合作。

金小桃表示,在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注重需求導向,大力發展甘肅的六大特色產業,著重發展藥食同源特色產品,把握食品安全監管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機遇;注重標準的量化和數據化建設,逐步建立對標國際、符合國情、好用管用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推動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注重科技創新,構建政府引導、部門協同、企業負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媒體監督的一體化發展體系。

任發政認為,要高度重視政府的引導和服務作用,制定并執行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明確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吸引創新資源深度聚集,推動創新政策精準滴灌,助力實現食品企業高質量發展;政府、企業和媒體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為我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馬純良在主題演講中談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食品質量安全是產出來的,只有落實了企業的主體責任,食品安全、食品質量才能得到保證,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才有基礎。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把創新放在第一位,通過創新催生食品生產加工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動能。食品生產企業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聚焦綠色營養,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的品質;以品牌建設為核心,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食品品牌。同時,以消費者為對象,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根本,做好產品的宣傳營銷。

劉兆彬結合多年工作的工作經驗和實踐調查結果,就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了強化五大產業鏈建議:一是強化大力發展中國的有機農業產業鏈,制定中國的有機產業發展戰略。二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藥食同源特色食品產業鏈。三是強化地理標志為代表的品牌產業鏈,用品牌、特色引領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是進一步強化“三新”食品產業鏈,開拓食品產業新領域、新市場。五是強化未來食品產業鏈,按照大食物觀的實踐要求,全方位地開發各類食物資源。

在交流發言環節,與會的甘肅省各地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嘉賓,從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監管責任兩個維度介紹了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經驗做法。
白銀市政府副市長馮漢颋表示,白銀市強化源頭管控,堅持食品治理,積極構建黨政同責,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負責,行業自律,媒體監督,公眾參與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大力推動特色食用農產品綠色優質發展,肉、果、瓜、菜等重點特色農產品,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市構建了肉牛、肉羊、生豬、瓜菜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和以文冠果、茍且、馬鈴薯、小雜糧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現代化發展格局。
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長李勇介紹了臨夏提升食品產業支撐力的做法。在傳統食品產業改造升級中,更加突出綠色化、標準化、建設化屬性,在規模化發展、品牌打造、全鏈條延伸上集中發力,著力培育一二三產業全鏈條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鏈;在新興食品產業蓬勃發展中,深度把握食品供應鏈體系的變革與創新,在加工技術,包裝技術,保鮮技術方面不斷創新,以高品質多樣性的民族特色食品供給構建內外開放,健全便捷的新型食品產品體系。
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原一級巡視員、甘肅省食品安全促進會會長王慶邦就枸杞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出四點建議,一要加強農戶的法律法規教育,引導規范生產經營;二要積極擔當作為,加大政府投入,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建立綠色種植規范加工產業基地;三要加大監管抽檢力度,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四要倡導健康理性消費,防止盲目攀比之風,防止上當受騙。
如何用新質生產力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棟梁的答案是堅持食品發展與服務發展相結合的思路:以園區發展為牽引力,堅持走集約化道路,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以創新驅動實現上下游協同互補發展,使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更有優勢;以標準提升產業競爭力,保護發展蘭州牛肉面這一傳統特色產業,并明確加強蘭州牛肉拉面品牌孕育管理,加快蘭州牛肉拉面產業標準化建設等十項重點任務,使蘭州牛肉面的品牌效應更具影響力。
酒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相君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繪就酒泉食品安全新篇畫卷》為題,分享了酒泉市各級黨政部門負責人通過建立風險會商、企業主責、部門監管、行業主管、社會共治五位一體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系統性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具體舉措。
隴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白建中介紹了隴南通過全鏈條優化、多維度賦能的形式,推動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做法。一是優化食品產業布局,聚集食品產業發展勢能;二是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豐富創新產品供給的重要支撐,大力實施質量強鏈、標準穩鏈、知識產權延鏈“三鏈”行動,激發食品產業發展動能;三是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完善食品產業發展機能。
蘭州市西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軍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西固區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四項舉措:一是堅持黨政同責,全面壓實食品安全責任。二是堅持預防為主,持續提升風險防范能力。三是堅持執法監管,不斷夯實食品安全根基。四是堅持宣傳引導,全面增強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
平涼市崆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志明則介紹了崆峒區通過規劃建設肉制品、豆制品等四大類小作坊聯合整治機制,有力推動全區食品小作坊由散、小、亂向精、特、優轉型升級,從根本上解決了小作坊治理難題和發展瓶頸,并由此探索出一條統籌發展和安全、傳承與創新的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會上,來自食品企業代表們也分享了各自企業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中的經驗做法。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志剛表示,金徽酒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堅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這一理念,從田間地頭、訂單農業、原輔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產品銷售等1134個質量和食品安全控制節點上,強化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法務總裁張磊透露,他們始終將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建廠伊始就引進國際領先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同時加大環保設備投入進行清潔生產。通過不斷引進和改造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不僅提高了效率,更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南京衛崗乳業副總裁雒彥表示,食品安全始終是衛崗人堅守的底線和不懈追求的目標,質量安全也根深蒂固地融入每一個衛崗人心中。從奶源的嚴格篩選到先進的生產工藝把控,再到細致的質量檢測,以及全程冷鏈管控,衛崗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環節。
天水長城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法平表示,長城果汁始終堅持品質為先的經營理念,在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嚴把原輔料驗收關,狠抓產品加工過程管理關,強化品控監測關,盯牢產品儲存放行關,完善追溯和質量安全風險管理,確保每批產品從源頭采購到客戶端的正反向全流程的追溯。
北京二商肉食集團黨委委員、董事、總經理孫鐵新分享了他們的做法,即堅持食品安全底線,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加強風險防控與應急處置,鑄牢企業發展根基;以營養健康為導向,加大研發投入,開發營養健康食品;加強多方合作交流,推動政企對接和行業協同,共促產業發展。
作為新興食品企業的代表,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文娟從產品創新、產品安全和與上下游伙伴共筑產業鏈三個維度,向與會嘉賓和同行做了交流。
蘭州愛里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雪松介紹了企業深耕烘焙行業的舉措,始終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堅定不移地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完善原材料追溯系統,全程記錄產品信息,有效控制風險;在生產過程中加強過程管控,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每一個產品都符合高品質標準。
內蒙古美番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陳遙通過公司從種苗培育種植,到產品深加工成一瓶番茄汁的故事,介紹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戰略布局,聚焦番茄產業主賽道,力爭打造現代化引領農業科技標桿企業的經歷。
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毅表示,莊園牧場從自身做起,一是加強全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構建食品安全文化;二是完善制度體系,確保規范操作;三是加強風險防控,提升應急能力;四是推動研發創新,助力食品安全管理。

在圓桌對話環節,參與嘉賓分別從監管、行業、企業的角度,圍繞“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助力“甘味出隴”、提升“甘味”品牌競爭力、促進鄉村振興等內容展開討論。
嘉峪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建毅表示,結合監管職責,他們著力從企業注冊、準入、服務監督以及退出等方面精準發力,確保監管規范透明,打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引領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并積極幫助企業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引導企業申領科技創新示范獎補項目。
山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仁爭透露,山丹縣積極發掘本地優勢,按照強龍頭、補鏈條的工作思路,重點培育龍頭特色食品加工企業,引導全產業由單打獨斗發展向抱團發展轉變;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圍繞全縣優勢特色農產品,指導相關行業協會開展地理標準注冊申報工作,助力特色產業提質升級;謀劃團體質量標準,將標準前移貫穿山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全過程,幫扶企業解決標準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甘肅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永才從行業角度,提出要全面挖掘“甘味”農產品等特色產品的營養因子、功能成分,提高產品價值;要加大“甘味”農產品新品研發,助推“甘味”農產品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生產,提升品牌競爭力;進一步完善“甘味”農產品產業鏈,增加“甘味”農產品整體附加值。
蘭州奇正生態健康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中鋒分享了企業在提升品牌競爭力、促進鄉村振興品牌方面的一些做法。在生產力創新方面,聚焦藥食同源產品開發;在食品安全質量控制方面,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體系;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聚焦特色農產品開發,提高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帶動當地產業升級,解決老百姓就業和收入增加問題。
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云龍就促進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談了看法。他表示,一要加強科技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二要注重加工工藝、食品安全、質量控制等專業人才培養;三要完善原材料、冷鏈物流配送、銷售渠道拓展全產業鏈條;四要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五要推動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據悉,大會前,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在全國組織開展了2024年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經過嚴格評選,霸王茶姬、華彬、蘭州莊園、蘭州愛里食品、北京二商、美番了、金徽酒、金城老碗蘭州牛肉面、天水長城果汁等15家企業憑借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中形成的豐富實踐經驗,有效保障了食品質量安全,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被評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并由馮繼波為企業頒發證書。(莊言記者何妍君宋濤)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