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記者張國偉)近年來,天??h公安局打柴溝派出所以“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為切入口,樹牢“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發展理念,健全完善警網融合、警民共治體系,不斷延伸基層警務工作觸角,使基層治理更加有力、服務群眾更加到位、基礎工作更加扎實,平安天祝的成色更耀眼,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多維守護,筑牢平安陣地“壓艙石”
“警力快一秒到達,我們就可以快一秒進行處置,群眾也就可以多一分平安。”這是所長張桐瑩在加強基層警務工作中對民輔警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為大力加強派出所基層基礎工作建設,打柴溝派出所全面深化警務模式改革,積極探索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加大派出所綜合指揮力度,融合警令精準調度、數據精準應用、勤務精準監測的主防體系,同時,打破警種間壁壘,將社區警務、巡邏防控、交通管理、服務群眾等功能歸為一體,積極探索“公安+義警”治安防控新模式,充分發揮網格員、村干部“人員廣、地形熟、信息靈”的群眾工作優勢,協同開展要素管控、矛盾調處、隱患排查、平安宣傳等工作,并建立走訪制度,定期進行集中調度,以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推動“警網融合”落到實處。

警務前置,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現在田間地頭、門前屋后都能看見警察們在給村民講解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火災、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等知識,讓我們提意見,說困難,還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責任和態度。”轄區居民王國義說道。打柴溝派出所積極深入轄區,與群眾建立起緊密的聯系。通過定期走訪,了解群眾的需求和關切,及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同時,民輔警還利用轄區活動、座談會等形式,加強與群眾的溝通交流,提高群眾對派出所工作的認同感和支持度,為基層治理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多元共治,繪就基層調解“楓警線”
打柴溝派出所緊緊圍繞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問題,以促進社會和諧為導向,按照“抓溯源、善疏導、防反彈”的要求,堅持服務前移抓溯源,持續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圍繞家庭鄰里、婚戀情感、合同糾紛等常見性、多發性矛盾進行大起底,溯源矛盾糾紛,兜清民生訴求,廣泛吸納社會力量進行多元調解,發揮“一條板凳工作法”“趙濤調解室”的優勢,搭建“社區民警+”的大調解工作模式,深入了解問題癥結,切實做到矛盾糾紛由“事后調”向“事前防”,由“事找我”到“我找事”方向轉變,著力解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堵點、盲點、難點”,實現調處力量由散到合,形成矛盾糾紛排查梳理、信息匯集、研判評估、分流反饋、處置化解、反查評估、考核督導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有力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走深走實。

德治教化,找準巧治善管“風向標”
打柴溝派出所堅持讓德治治心治本成為基層社會治理重要導向,堅持以“普法跟著警情走”為原則,精準“把脈”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的法治需求,制定各類門類齊全、內容豐富的“普法菜單”統籌司法、公安、民政等多方資源,全面開展送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小區活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網絡,有力提升群眾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深入實施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建立“法律明白人”法治成長機制,量化村(社區)法律顧問為“法律明白人”開展法治培訓、調解指導、法律咨詢解答三項指標,推動村(社區)法律顧問與法律明白人雙向奔赴,澆灌“法治種子”,讓“法治之花”在基層遍地開放,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法治力量,為構建和諧鄉村、法治天祝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現代警務是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張桐瑩表示,下一步,打柴溝派出所將加快轉變不適應現代警務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基礎上,以現代警務理念為牽引,不斷優化警務運行模式,突出特色,改革創新,著力打造具有天祝公安特色的現代警務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管理水平。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