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8月4日電(記者馬維坤、崔翰超、馬莎)8月1日起,蘭州市主城四區開始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
當前,依然有人在疫情防控一線日夜守候著。
時針緩緩走向10點的位置,張偉脫去防護服,換上便裝,走出了雁北路100號,夜晚的微風送來些許清涼。
雁北路100號是甘肅省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定點救治醫院——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雁灘分院(蘭州重離子醫院)。
張偉今年37歲,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護士長,蘭州本次疫情發生后,她連夜帶領團隊投身一線,擔任第12病區護理團隊的負責人。
第12病區有兒童患者,為了方便照顧孩子,醫院盡量把兒童和家人安排在一起。除了日常的護理、消殺工作,張偉和同事從每個細節關心著患者的衣食起居。
“孩子們怕中藥苦,我們會備好糖果,哄著他們喝藥。”張偉和同事盡量滿足每個患者的需求,小到一根吸管、一個指甲刀,大到幫助聯系家人、進行心理疏導,他們都盡心盡力。
每天早上8點,張偉到醫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每個患者,了解救治情況,最忙的時候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左右。有患者開玩笑說:“你們現在既是護士,又是保潔員,還是保姆。”
晚上10點半,37歲的朱磊還在賓館里專心翻看專業書籍。
朱磊是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蘭州本輪疫情發生后,他主動請纓,在組織安排下支援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雁灘分院(蘭州重離子醫院)重癥病區。
朱磊和同事嚴格按照診療方案開展救治工作,對患者實行“一人一策”,用中西醫結合的手段進行診療。

醫護人員正在查看患者狀況。(受訪者供圖)
在第7病區,患者王玲(化名)剛給兩個孩子講完睡前故事,看著孩子慢慢睡去。
7月25日,王玲確診入院,“之前覺得這個病離自己很遠,結果確診之后孩子發了高燒,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王玲和孩子的狀況日漸好轉。為了讓患者盡快康復,院方為不同人群準備了不同的餐食,“醫生和護士不僅不辭辛勞給我們治病,他們還會耐心聽我們講心里話。”
王玲的病房可以看到醫院門口,經常能見到有人康復出院。她聽醫生說她和孩子狀況都不錯,達到標準就可出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