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再次到來。3月15日,甘肅省工商局、甘肅省消費者協會聯合蘭州市工商局、蘭州市消協,在東方紅廣場國芳百貨門前開展“3·15國際消費者維權日”宣傳服務活動,蘭州市各級工商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消協也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同步開展宣傳咨詢活動。省、市工商消協將現場受理廣大消費者的投訴,幫助消費者解決他們的“難心事”。
城關: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
昨日上午,城關區雁兒灣的一家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大院內機器轟鳴聲不斷,蘭州市城關區工商局在這里對2016年專項整治中收繳的價值39萬余元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環保銷毀,這些假冒偽劣商品共9個大類86個品種。
當天上午,在金輪廣場處,一排已經裝滿假冒偽劣商品的貨車整齊停靠在路邊。10時許,隨著蘭州市工商局黨組成員、城關區工商局胡云鴻局長的一聲令下,貨車開始駛向雁兒灣銷毀現場。在位于城關區雁兒灣的一家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大院內,滿載著假冒偽劣商品的貨車緩緩駛入,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員打開貨車貨箱,將包裝完好的假冒偽劣商品搬運到院內中央。記者看到,這些假冒偽劣商品主要涉及食品、服裝鞋包、汽車配件、瓶裝酒、日化用品、玩具等。很多商品僅從外包裝無法辨別真假,記者隨手拿起一瓶嬰兒用品,發現包裝完好字跡清晰,很難分辨真假,現場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去年一年他們查獲的商標侵權商品。今年對這些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依舊采取綠色環保的方式,在工作人員對假冒偽劣商品堆積完畢后,一臺大型挖掘機開進院內,開始對這些假冒偽劣商品進行碾壓。
據蘭州市城關區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執法人員介紹,這些假冒偽劣商品主要涉及食品、服裝鞋包、汽車配件、瓶裝酒、日化用品、家用電器、裝修材料、玩具等9個大類96個品種,價值39萬多元,主要涉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
七里河:解決消費糾紛16起
3月15日,蘭州市七里河區工商局、區消費者協會牽頭,聯合區執法局、食品藥品監督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煙草局和酒類局等部門開展大型宣傳咨詢活動。工商人員積極宣傳圍繞涉及食品、藥品、飲品、煙草等與廣大消費者吃、住、行、用等密切相關的商品進行消費宣傳。
同時七里河區工商局西園、小西湖、西站、西津西路、蘭工坪、建蘭路、西津東路、八里窯、龔家灣、秀川、金港城、土門墩12個工商所在誠信大廈、月星家居廣場、電信營業廳、大唐宮、小西湖商貿城、西果園鄉、蘭理工技術工程學院、西部糖酒市場等地設立了12個分會場,成立12個現場處置消費者投訴舉報應急小分隊,并采取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提供消費咨詢、受理和投訴,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執法人員為消費者提供宣傳咨詢服務,受理消費者的咨詢和投訴及消費知識問答等活動。活動現場為消費者解決消費糾紛16起,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好評。據悉,2015年七里河區工商局共受理各類申投訴案件1501起。其中,投訴726起,舉報623起,建議152起;升級改造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57個,向社會發布消費提示20條,發布典型案例6件,受省局12315通報表揚2條,調解辦結率100%,全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0萬元。針對霸王條款行政約談消費領域服務企業264家。
西固區:街頭“開課”市民現場學辨假貨
為市民傳授假冒偽劣商品鑒別方法,接受市民現場投訴咨詢,教消費者依法維權……3月15日,在西固區合水路上,蘭州市西固區工商局的投訴咨詢臺前格外忙碌,不少市民到這里反映他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費問題,而工作人員則耐心細致地為前來咨詢的群眾進行現場解答。
在當天主題為“新消費、我做主”的西固區工商局大型宣傳咨詢服務活動的宣傳現場,記者看到,工商部門設立的假冒商品展示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展示臺上擺著十多種工作人員日常執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從飲料、食品,到白酒、香煙、茶葉,全都是市民日常消費過程中經常見到的。“這些都是假冒偽劣產品嗎?看著跟正品沒有差別啊?”“從哪兒看出來這核桃露是假的呢?”現場不少市民圍著展示臺議論紛紛。看到市民的疑惑后,一位工作人員隨后拿起一瓶核桃露飲料現場為大家介紹起了鑒別方法。“如果是正品的核桃露,它的瓶身從印刷到色彩都會比較規范、整潔,而這個假冒偽劣產品的瓶身有明顯的刮痕,字體邊緣也比較模糊,就連商標印刷也顯得很粗糙……”工作人員介紹說。傳授完假冒偽劣商品的鑒別方法之后,工作人員也沒忘了教消費者一些維權的辦法,同時呼吁消費者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在遇到消費難題或者消費侵權時要保存好證據,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家住西固東路的張大姐聽完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后,頻頻點頭。她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她曾經也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但卻沒有維權的意識。通過這些宣傳活動,她收獲很多,不僅學到了不少識別真假商品的知識,還懂得了在生活中遇到假冒偽劣商品時如何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