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協發布今年第三季度投訴分析 服裝鞋帽類問題最多
大西北網訊 10月11日,市消費者協會面向社會發布今年第三季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三季度我市各級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60件,解決率為98%,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0.629萬元。本季度受理解決的260件投訴,根據投訴商品分析,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房屋及建材類、食品類占據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根據投訴性質分析,質量、其他、售后服務、價格、合同占據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根據投訴服務分析,生活社會服務類、電信服務、郵政業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占據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
服裝鞋帽類投訴占到投訴總量第一
本季度服裝鞋帽類的投訴占總投訴量的25%,其反映的主要問題是質量和其他方面的問題,其主要有:(1)服裝出現掉色、斷線、起球、縮水;(2)價格昂貴的衣服使用、洗滌成本高,但是缺乏詳細明確的警示,以致于出現較多糾紛;(3)鑒定難、鑒定成本相對較高;(4)服裝鞋帽無國家的“三包規定”,廠家的相關“三包”令許多消費者較為不滿;(5)利用消費者對商品不熟悉、真假難辨的弱點,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時有發生。
生活、社會服務類問題仍是投訴熱點
熱點問題涉及到了餐飲、住宿及美容、美發行業的預付卡和攝影消費領域。
引發的糾紛主要集中在:餐飲環境不達標、住宿環境差、安全問題和計時收費的不合理;消費者主動中止消費,退款難;經營者擅自變更預付費(卡)合同條約,拒不履行之前辦卡時的約定,健身和美容、美發預付卡式消費退卡困難;變更經營信息、搬遷、停業、裝修不告知消費者,給消費者造成不便或損失;美容美發效果與宣傳時差異大或產品不安全導致過敏或強制消費;攝影服務花樣繁多的二次消費潛規則和惡意違約、照片拍攝存在質量瑕疵情況時有發生;房屋銷售人員宣傳房屋標準與實際交付不符等。
房屋裝修、家具及建材類投訴逐漸上升
夏季也到了房屋裝修的高峰季節,由此而引發的投訴問題此起彼伏。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質量、價格及售后服務方面。
具體表現為:一是裝修合同雙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違約行為,導致雙方矛盾激化;二是房屋裝修合同中承諾的裝修內容與實際裝修情況不相符,導致房屋工程反復返工、反復維修以及重復付費的情況;三是裝修材料不合格,成分危害人身安全;四是小區物業服務存在推脫、延遲等問題;五是維修房屋無法居住,開發商拒絕賠償相關損失;六是個別品牌的家具使用材料不達標,甲醛超標;七是消費者交付定金后商家不按時送貨、安裝,在承諾的質量和售后保障上拒不履行應有的責任等。
家用電器提高質量任重道遠
家用電子電器消費群體廣泛,購買量大,品種參差不齊,消費糾紛主要出現在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
一是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質量不合格,如外觀破損、性能故障等情況反映較多,經銷商往往以“開具檢測單”、“人為損壞”為由拒不承擔舉證責任,造成投訴處理周期長,處理方案協調難等問題;二是消費者所購商品出現性能故障,報修后維修處理不及時,經銷商和廠家相互推卸責任,拒不承擔“三包”義務等;三是維修遇李鬼,網絡搜索、信箱小廣告里的“黑家店維修”讓消費者防不勝防。維修后故障重現,多次聯系商家不予理會、拖延維修及收費不合理等,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