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取消法定存貸比并非弱化監管

    時間:2015-09-08 09:13來源:大西北網-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點擊: 載入中...

      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商業銀行法的決定,刪去現行商業銀行法中關于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并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調整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

      自1995年正式寫入《商業銀行法》,存貸比作為法定監管指標已走過整整20年。法定存貸比上限取消,是否意味著弱化監管?這要從存貸比從法定監管指標中移除的原因來分析。

      首先,存貸比已不能全面反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狀況。隨著我國銀行業改革不斷推進,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經營模式日益多元,金融市場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具體來看,存款在負債中的比重持續下降,目前平均為78.6%,股份制商業銀行僅為68.4%,相應地,同業負債、發行債券等在負債中的占比則逐年提升。同時,貸款也不再是商業銀行占絕對比例的資產,債券投資占比逐步上升。在此情況下,存款、貸款兩項已不能覆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況且,不同類型的存款、貸款在期限、質量、穩定性等方面均有差別,存貸比這種計量方式忽略了這些差異,風險敏感性不足。

      其次,隨著國際監管標準的提高和銀行業監管實踐的發展,目前我國已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監管體系,存貸比只是其中一項指標,此外還有多項新的、更有效的監管指標,如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缺口率、核心負債比例、同業市場負債比例、超額備付金率等,這些指標能夠更加細致、準確地反映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狀況,由此,存貸比作為“強制性”法定監管指標存在的意義被弱化。

      再次,經過多次計算口徑調整后,存貸比指標的優化空間已越來越有限。為了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支持,銀監會已于2006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多次對存貸比指標計算口徑進行調整。2014年6月,銀監會將商業銀行支小再貸款所對應的小微企業貸款從分子中扣除,把銀行對企業、個人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等項目加入分母中,通過縮小分子項(貸款)、擴大分母項(存款)來降低銀行的存貸比數值,并引導更多資金進入重點領域。

      由此可見,取消法定存貸比是符合銀行業經營環境變化,進一步改進監管工作的需要,并不意味著監管弱化。存貸比工具變身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將對改進銀行業監管發揮新的作用。

      與多數監管指標相比,存貸比的計算成本和工作量較小,清晰直觀,便于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使用。此外,存貸比可以防止在單純的資本充足率監管下,銀行為了追求監管資本的充分利用,將資金過多投向低風險權重貸款而造成資產和負債的不恰當錯配,國外一些大銀行曾因此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付出過慘痛代價。當時,這些銀行從資本充足率監管指標看都合規,但其負債結構中客戶存款偏少,大多是同業拆借,一旦金融市場上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這些銀行幾乎同時失去流動性,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

      至于存貸比今后作為流動性監測指標將如何使用,銀監會表示將隨后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對存貸比提出監測要求,核心是充分尊重各家銀行不同的業務結構,有針對性地分析存貸比指標,而不再像作為監管指標時“一刀切”。例如,當某家商業銀行出現存貸比指標波動較大、快速或持續單向變化等情況時,銀行需分析原因并及時向銀監會報告。銀監會在了解分析后,必要時會對其進行風險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刪除存貸比75%紅線并不會在短期內造成信貸供給大幅上升。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平均存貸比一直低于75%的監管上限10個百分點左右,刪除75%的限制會釋放一定放貸空間,但銀行信貸供給上升還受到企業融資需求、銀行風險偏好、合意貸款規模等多重因素制約。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亂監管、軟監管、瞎治理:環保形式主義須重拳整治!
  • 暗訪“跑風漏氣”背后是監管虛置
  • 專車監管需找到公平競爭的起點
  • 住宅維修資金監管為何成謎
  • 監管第三方支付也需要新思維
  • 化妝品新規需監管緊跟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国产精品99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熟女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