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北網訊 企業被顛覆成平臺,顧客被顛覆成用戶,員工被顛覆成執行者創業者、合伙人。這還是你熟悉的海爾嗎?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持人馬洪濤將問題拋給現場數百名觀眾后,或許內心也充滿困惑。做過十幾年財經記者的他,正在目睹這家全球最大白電企業逐漸褪去“家電”的印記,向互聯網企業發足狂奔。在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組三大互聯網巨頭組成的BAT陣營之外,是否會加上“H”?這是一個令人好奇卻又足夠引發遐想的有趣猜想。
8月21日,在廣西舉行的2015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受邀參加首場對話的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云杰面對馬洪濤,甚至沒有花篇幅講述海爾的產品,盡管坐在身邊的天士力集團總裁吳廼峰女士聲稱,家里的電視、冰箱、空調都是海爾的。周云杰更多說起海爾正在進行的互聯網改造,怎樣為創業者提供平臺。“海爾正從過去制造產品的企業變成了一個創業創新孵化平臺,也可以理解為投資驅動平臺+用戶付薪平臺。”他說。
周云杰分享了以下精彩觀點
海爾有四種創客模式
一是員工提出創業項目,在海爾的創業平臺上創業搭建平臺。著名的例子就是三個海爾85后員工在于與用戶交互后做出的雷神游戲本,一年之內這個小微公司的規模營業額擴張至2.5億元,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二。
二是針對用戶在網上的抱怨和需求,全球創業者都可以利用海爾平臺上的資源提提出供解決方案。比如懷孕的準媽媽們希望躺在床上所看到的不傷眼睛的電視,就是海爾的創客就整合了美國硅谷、德州儀器以及臺灣和武漢光谷等資源創新出解決方案。
三是原來是的海爾員工,創業項目不符合海爾,就脫離海爾創業,后者為創業團隊提供平臺資源。同樣是3個85后,從海爾辭職,湊了200萬做互聯網裝修,海爾只為他們提供了平臺和資源。這個叫有叫住網的項目現在成為行業第一,目標是成為獨立上市獨立公司。
四是海爾將創意放在平臺上,然后整合各方資源研發創新,比如大受歡迎的海爾免清洗洗衣機的設想最先出自一位大三的學生,然后由海爾和中科院共同參與研發而成。
海爾的優勢在產業和實體
阿里解決了人與商品的關系,所以成就了淘寶;騰訊解決了人與信息的關系,而海爾解決了人和服務的關系。未來目前大部分平臺都是是消費互聯網時代平臺,而海爾要想構建的是一個產業互聯網平臺,從簡單的消費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轉成成品場景商務,產業互聯網一定要結合實體產業,融入實體產業才有競爭力。現在有三類目前全球范圍內現在有三類平臺,一類是以交易為主交易平臺,一種是社交平臺,還有一種是移動平臺,也就是運輸為導向的平臺。未來海爾要構建共享共贏共享的平臺,解決人與服務的利用海爾的平臺資源共享平臺,現在有了提供產業服務。,比如商會巨商匯,這是一個熟客管理的平臺,實際上就是為其他企業提供互聯網+分銷的模式,以更低成本、更高的效率管理銷售公司;日日順跨境電商平臺是利用海爾的產業鏈和渠道優勢為中小企業提升外貿能力的平臺,也是一個完善的產業互聯網平臺B2B的平臺,所有銷售公司可以通過海爾的公司進行交易,減人提成本提高效率。還有海爾的外貿平臺,。所以在未來目前海爾在依托自身的優勢,打造開放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方面可以做非常大的探索。
海爾變革的驅動力源于自身
海爾的每一次變革都是自主動變的。這就像開車,一個急剎車司機可能沒什么,但乘客肯定不舒服,因為這是被動的。海爾每次變革都沒有出現問題,因為海爾是主動變革。海爾的玩法就是不斷挑戰自己的滿足感。市場逼你變革的時候成本就非常高,你主動變革成本比較低,但是非常痛苦,你必須挑戰你的滿足感,你挑戰你的滿足感,你的企業才能不斷變革。
離開海爾大平臺小微企業成功機會小
企業在變革的過程中,一定要先有戰略和設計,戰略方向必須是確定了探索一個方向后,在大的戰略方向下創新。所有的小微企業必須是在海爾統一的平臺上創業,離開了這個離開了海爾的創業平臺以及背后提供的創業生態圈資源,成功的機會就小了,同時做大的可能性也就變小。在管理流程上,要設計到位,既讓他小微做活,又不能亂,所以要有流程的設計,保證他它有靈活性又不亂。還在有機制上的設計,每個小微就是一個創業企業,他在引入風投后跟投成為就是股東,但是對小微海爾來講,他海爾就是投資方、資源提供方,海爾對他的管理不是管控組織,而是不是發號施令的管理者投資孵化的管理,由投資驅動。所以,我們把整個海爾的自組織變成大的平臺,上面有無數小微企業,但是他們有序成長,我們是按照這個方面,而海爾則從戰略、平臺、流程、機制來進行優化的。
從周云杰的分享可以看出,海爾的轉型是顛覆性的,但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不是企業想不想變,而是互聯網一定讓你變。借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張首席的一句話,就是“得時無怠,時不我待再來”。海爾從制造產品企業轉型為創業孵化創客平臺的成功經驗,顯然引起了現場眾多“求變若渴”的傳統中小企業的極大興趣,向周云杰求教和“求助”的包括房地產商、電池企業,甚至一家制作手套的公司。
周云杰最后告誡,“沒有互聯網思維,形式互聯網化了,信息化了,和用戶打通了,也不可能在本質上解決用戶的問題。”他其實是想告訴那個“海爾成為互聯網企業是否對手更多”的提問者:用戶還是用戶,離用戶越近離對手就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