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安倍談話”回答的世紀之問
圖為深堀好敏老人在“長崎原爆資料館”講述當年的戰爭悲劇。
“這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難的事情。”盡管已經過去了整整70年,但是當回憶起親手火葬姐姐的情景時,深堀好敏老人仍不停地為之哽咽。
東京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2分,代號“胖子”的原子彈在長崎上空爆炸。時年16歲的中學生深堀好敏因遠離爆炸點且受地形阻擋而幸運地躲過了一劫,然而正當花樣年華的姐姐卻倒在了已化為瓦礫的家中。
在此后很長的時間里,深堀好敏既不愿,也不敢再去回憶那些人間地獄般的場景。直到30多年前,已逾知天命之年的他,才開始著手一邊搜集當年原子彈爆炸前后的老照片,一邊向人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的是讓更多沒有經歷過原子彈轟炸的年輕人了解并記住那段慘痛的歷史。
“‘我們為什么被原子彈轟炸?’‘我們為什么會如此悲慘?’30多年來,有無數的孩子聽過我講自己的故事,每次都會有孩子問我這樣的問題。”深堀好敏在演講時這樣說道。
面對孩子們清澈純真的眼睛,這位86歲的老人常常會回答說:“這一切的悲慘都是因為戰爭。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平,反對戰爭,一定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在任何人身上重演。”
的確,這是一個會令孩子們銘記終生的回答。然而,不知道在聆聽過深堀老人故事的一代又一代孩子中,又是否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會有那場戰爭呢?”
也許這個問題當年也曾在那個16歲的中學生腦海中出現過,也許這個問題本就不該由這位白發蒼蒼的原子彈轟炸余生者來回答。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的日子里,在日本,更應該站出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是安倍晉三政府,是即將發表的“安倍談話”。
近些天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紀念日的日益臨近,日本國內各大媒體也都紛紛攘攘地議論、猜測著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即將發表的“安倍談話”究竟會談些什么。
盡管安倍本人不厭其煩地強調著“安倍談話”內容將主要突出其所謂的“未來志向”,但因為這是一次表明日本國家立場的談話,外界關注的焦點更集中于安倍及其所代表的日本政府對70年前結束的那場戰爭的基本認識和歷史定位。具體而言,“安倍談話”是否能夠真正繼承“村山談話”的實質精神,在關鍵措辭上是否能夠正確地采用“侵略”“殖民統治”“道歉”等清晰而不曖昧的表述,這才是當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從目前日本媒體所報道的情況來看,安倍本人以及日本政府對此似乎還處在極端的糾結之中,仿佛生怕因為承認了“侵略”和“殖民統治”、表示了“道歉”,就會失去什么。在歷史的車輪向前轉動了整整70年之后,“為什么會有那場戰爭”這個跨越了世紀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越來越清晰的答案,反而對于某些人來說,變得越來越不能回答、不想回答和不敢回答。
不過歷史就是這樣,你承認或不承認,事實都在那里,不變不滅;你回答或不回答,問題都在那里,不消不解。在距離發表“安倍談話”所剩無幾的日子里,耄耋之年的原子彈轟炸余生者等待著,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等待著,飽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荼毒殘害的亞洲各國人民等待著。他們都希望安倍及日本政府能夠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