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民傷亡事件,既然是國際事件就必須依照國際法辦事,須在具體的取證、調查、分析和交涉中保持足夠定力,避免被情緒、輿論和各種信息源沖昏頭腦、牽住鼻子。
3月16日,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了云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第三次集中學習,并就外事工作作了專題報告,就維護中緬邊境和平穩定、維護中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中緬關系發展大局交換了意見。
兩會一結束,外長趕到云南,很可能與此前緬甸軍機多次入境暨緬方炸彈造成中國云南邊民傷亡有關。此次中緬邊境所發生的事件,不僅對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對中國社會安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和損害,而且造成了一系列連帶效應和影響。如不能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查明真相、追究責任和嚴懲責任人,就無法給國內外一個必要的交代。
以上這些,對于任何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國家而言,都是不能不急的要務,不急就無以“止損”,不急就不能懲前毖后、亡羊補牢,不急就不能安撫需要安撫的同胞,震懾覬覦者。不難看到,外長親赴云南不過是一系列“急”的一環,事發后外交部、國防部、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相繼作出嚴正表態、交涉,陸、空軍兵力、裝備迅速部署到位并展開相關行動,對事件現場及物證的調查取證已有條不紊展開。所有這些都是必須抓緊去做的,否則就可能貽誤時機,埋沒事實真相,更可能留下事態惡化、擴大和重復發生的隱患。
如今一件件不能不急的事項次第展開,其中一些事項已有所部署和收獲,如當地空防、邊防得到加強,社會和人心逐步安定,緬方迫于中方交涉和壓力懲辦、撤換了一些相關當事人,并開始約束邊境一帶可能導致越境和越境火力傷害的行為。僅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畢竟事件真相尚未大白,緬方的聲明仍含糊其詞,怎樣追究責任暨賠償損失,如何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交代和安排。
但這些進一步的交代、安排卻急不得。雖然果敢地區不時有“煙幕彈”放出,但此次云南邊民不幸身亡,系遭到緬甸方面火力所傷,這是不爭的事實。事件已不簡單是緬甸官方“自己的事情”。而國內民眾看待此事,也要尊重事實,別被各種輿論“煙幕彈”迷惑。
既然是國際事件、公眾事件,就必須依照國際法辦事,以理服人,讓證據說話,做到不枉不縱,把責任追究辦成能站得住腳、能經得起外人挑剔和時間考驗的“鐵案”,并以此作為今后處理類似事件的鏡鑒,和對“外人”的嚴正儆誡。要做到這些,就須在具體的取證、調查、分析和交涉中保持足夠定力,避免被情緒、輿論和各種信息源沖昏頭腦、牽住鼻子。
有些事要急,有些事不能急,中緬邊境問題由來已久,此次事件背景復雜,事件的前前后后又被籠罩在“復雜電磁環境”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此必須既抱持迫切心態,又保持清醒頭腦,當急則急,當緩則緩,結論不下則已,下則必須“落子無悔”。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