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形勢下,政法機關任務更重,人民群眾要求更高。希望全國政法機關主動適應新形勢,增強工作前瞻性,有效防控各類風險,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的重大責任。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改革,關鍵在于建設法治政府。多年來,各級政府將依法執政、依法執法貫穿于決策、執行、監督和服務的全過程,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建設法治政府關鍵在于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因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正確履行職能的迫切需要。
建設法治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這就要求加快政府管理方式轉變,把工作重心放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著力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快建立政府及部門的權力清單,嚴格規范行政行為,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建設法治政府,要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建立健全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制度。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的,一定要、必須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建設法治政府,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加強基層行政執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特別要切實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食品藥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環境監管、民生保障等領域的執法力度。比如,建立全覆蓋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就十分必要,如果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并組織開展工作,那么政府和部門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盡責就會得到有力保障。
建設法治政府,還需要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嚴格行政問責,做到有錯必糾、有責必問。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按照“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全社會公開。
打鐵需要自身硬。只有建設法治政府,繼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才能為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司法和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堅持從嚴治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堅決反對公器私用和司法腐敗,才能強有力地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