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89到1:1.17,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金昌市開展停車設施建設管理“一難兩亂”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績之一。
“一難兩亂”(機動車停放難、收費亂、管理亂)是許多城市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位的比率,經過一年的集中整治,金昌市實現了從平均一輛車只有0.89個車位,到一輛車擁有1.17個車位的轉變。
高位推動,下實功讓“位”于民
金昌市把解決好“一難兩亂”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工程、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突出高站位謀劃部署,提出“完善規劃與科學整治相結合、盤活存量與合理增量相結合、行政管理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傳統手段與信息手段相結合、當下整治與長效治理相結合”的總體思路,力爭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造“金昌樣板。”
一年來,通過深入社區實地走訪、專題督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細化實化“一順一活一擴一降一升”工作目標,從“全面摸排、對癥下藥,多措并舉、盤活存量,補齊短板、擴大增量,開放共享、讓‘位’于民,價格引導、市場調節,數字賦能、提升效能,群策群力、網格管理”等7個方面,明確整治工作的重點任務,統籌各部門工作力量協同推進整治。金昌市紀檢監察機關還靠前監督、主動監督、精準監督,圍繞責任落得不夠緊、不夠實,工作推進不夠快、不夠平衡等問題,采取發送工作提示函、約談等形式,推動專項整治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執行責任貫通協同、同向發力,有效保障各項整治任務落實落地。

科學施策,出實招解難治亂
2022年,金昌市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停車場共5個,增加停車泊位646個;5個新建停車場、4個改擴建停車場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建成后將新增停車泊位1693個。按照“能劃盡劃、應劃盡劃”的原則,利用城區富余空地,統籌施劃停車泊位2011個,進一步增加車輛泊位供給。
拓展增量的同時,注重盤活存量。金昌市通過推動內部停車設施對外開放、解決住宅小區地下停車場“只售不租”問題、協調開發商降價出售居民小區地下停車泊位、整治改變用途的地下停車場等方式,共盤活停車泊位4255個,有效破解區域性停車難問題。截至目前,金昌全市機動車保有量93085輛,停車泊位達到109027個,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配備比率提升到1:1.17。
停車亂,最終要靠加強管理。除了增加車位數量解決供需矛盾外,金昌市對住宅小區實行“三色管理”,以車輛保有量與停車位的比例高低為依據,將全市住宅小區分為綠色、黃色和橙色管理區,分別通過“教育引導、加強管理”“科學增量、盤活存量”“改建擴建、解難治亂”三種方式,對小區停車難、停車亂現象進行改善。同時,創新“一小區一方案”管理模式,調動街道轄區各類停車資源,不斷完善“5分鐘便民停車圈”,通過安裝規范停車提示牌、公布居民小區“5分鐘便民停車位示意圖”等方式,讓群眾及時掌握停車泊位信息,共享周邊停車資源,有效破解區域性車位難求問題。
針對商圈停車難問題,積極督促開放商業密集區地下停車場,協調周邊收費停車場分時段免費開放,在商業集中區路段實行限時停放管理,實現熱點區域限時停車、即停即走,有效提高停車泊位周轉利用率。針對醫圈停車難問題,采取新建停車場、開放地下停車場、醫療機構、倡導職工不開車和發放交通補助等措施,主動讓車位于患者和家屬。針對學圈停車難問題,在問題比較突出的學校附近,設置潮汐停車區,新建港灣式和林蔭式停車場,有效緩解上下學時段停車難、停車亂問題。
整治停車亂,還要從改變市民不良習慣著手。金昌市健全完善交警、城管、消防、街道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通過巡邏與重點時段治理相結合,靈活運用“車輛違停信息處置平臺”“微城管·隨手拍”“呼你停”等信息平臺,集中開展打通生命通道、“僵尸車”清理等專項行動,糾治群眾不文明停車行為。
收費亂,亂就亂在缺乏監管。金昌市集中開展停車場收費管理專項檢查,依法規范47個收費停車場收費行為,確定市場調節價收費25家,政府定價收費22家,并督促停車場在醒目位置設立收費公示牌,公開了舉報電話。此外,還積極探索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積極打造停放有序、收費合理的機動車停放秩序。
共建共治,聚民力化煩解憂
金昌市充分發揮志愿服務隊、宣傳站牌等作用,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文明宣傳,大力宣傳整治政策措施,提高群眾知曉率,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停車意識。同時,在政務服務網、紀委監委門戶網公布車輛違停亂放舉報方式,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監督、共同治理。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實地走訪訪談,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增強群眾參與、監督整治的主動性;創新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主題實踐活動,公職人員帶頭志愿服務、帶頭綠色出行,帶動廣大居民群眾爭做文明停車的踐行者、宣傳勸導的志愿者、綠色出行的示范者;深化“志愿之城”建設,發動社區老黨員、退役軍人、熱心居民、干部職工,組建“愛我金川”文明勸導志愿服務巡邏隊135支1634人,常態化開展規范停車文明勸導志愿服務,帶動全社會形成文明停車的良好風尚。(金昌日報劉歡歡)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