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出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大西北網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合理、創新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
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為今后一個時期新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
記者6日從自治區發改委獲悉,實施方案明確了全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即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
屆時,全疆國有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總體達到完全成本水平,末級渠系運行維護費總體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普遍實行,可持續的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基本建立,先進適用的農業節水技術措施普遍應用,農業種植結構實現優化調整,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
自治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劃分為夯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基礎、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機制等三個部分。
夯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基礎方面,將完善供水計量及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建設,建立農業水權制度,提高農業供水效率和效益;將末級渠系使用權、管理權移交給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受益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穩糧、減棉、強牧、優果、上特色”的總體要求,在穩定糧食產量和產能的基礎上,建立與區域水資源和氣候條件相匹配的農業種植結構與耕作制度;按照“以水帶肥、以肥促水、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技術路徑,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
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方面,將區別對待糧食作物(小麥)和經濟作物用水類型,在終端用水環節逐步推行分類水價;按照“多用水多付費”的原則,在實行農業用水定額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推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機制,是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激勵農戶采取節水措施將用水量控制在定額之內,讓農戶在合理高效用水的情況下用得起水,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據悉,新疆用水結構中,農業灌溉用水占比高達95%左右。
之前,自治區在呼圖壁縣、鄯善縣、溫泉縣、哈密市等縣市先后開展了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試點,使得試點區域農業用水組織化水平和農民增收效益顯著提高,灌溉用水定額減少,農民節水意識增強,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農業生產向適度規模化、集約化模式轉變,進一步促進了傳統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郭玲)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