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3月22日,記者從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2019年寧夏共有76.9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個人繳費補助資金,總計1.37億元,95046名貧困患者住院通過醫保扶貧“一站式”結算13.58萬人次,支付各項醫療費用7.6億元。
隆德縣沙塘鎮新民村居民李化東患股骨頭壞死多年,由于經濟條件限制,醫療費用中自費比例太大,得不到系統治療致使下肢病變嚴重,不能正常行走。在醫療保障扶貧行動中,隆德縣醫保局與扶貧辦、沙塘鎮對接協調,2019年初將李化東新增為因病致貧建檔立卡戶。去年3月,李化東到北京就醫,共花費4.9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后,個人僅自付4896.22元,“醫保精準扶貧,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給建檔立卡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為他們精準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健康保障。”自治區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寧夏各級醫保精準推進醫療保障脫貧政策落實落地,完成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范圍的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硬任務。緊盯貧困人口信息排查、補繳核定、督促參保、規范臺賬等環節,完成未參保人員信息比對、“點對點”促保等工作,嚴格判定不屬于醫療保險參保范圍人員,杜絕“假性參保”情況,有效提高全區貧困人口參保成色,確保了動態參保率100%。全面實施貧困人口“先住院、后付費”制度,結算時個人只需交納個人自付部分,其余由醫保基金和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直接承擔,群眾不用“墊資”“跑腿”。創新醫保征繳方式,將以往入村上門收費的單一模式轉變為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銀行等14種非柜面渠道繳費,多方位多渠道為貧困人口提供參保繳費等服務,全力落實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記者劉惠媛)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