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教群眾網上填寫相關資料,進行網上營業廳申請股權變更。
大西北網訊 8月27日,記者從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銀川市聚焦“準入準營難”“項目報批難”“不動產登記難”“來回跑反復跑”等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開始推行“1230”政務服務新模式,這標志著銀川市第三輪行政審批改革全面啟動。
“1230”政務服務模式是指:“1”——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2”——實現不動產登記平均兩日辦結;“3”——實現項目報批全流程30個工作日內辦結;“0”——加快推進從“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轉變。通過這些措施,該市將全力打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新標桿。

群眾咨詢辦事要件,并填寫相關信息。
開辦企業從“一日辦結”到半天就好
該市審批服務管理局通過將工商登記、稅務登記、銀行開戶、公章刻制等業務整合,設立全鏈條閉環式的商事服務大廳,推進“一站辦理、并聯審批”,開發“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審批平臺,深入推行“綜合窗口”“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推行審批全程電子化,大幅壓減企業開辦時間。稅務同城通辦,“辦稅申報、企業信息確認、實名認證、稅控盤發行、首次申領發票”40分鐘內同步完成;刻章“中介超市”從受理到送達不超過2小時。以分鐘計時企業開辦全過程,確保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力爭年內實現“半天就好”,全力打造企業開辦“最快”城市。參考“中央廚房”集成服務模式,將分散在市場監管、安監、民政、文化、衛生、教育等15個部門的準營資質類事項統一劃轉商事服務大廳辦理,設計醫療機構、網吧、餐館、藥店等69道準營許可“多證聯辦便民菜單”,讓企業提交一套材料即可辦成一攬子事項變成現實。

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群眾咨詢,并詳細講解如何在網上填寫相關資料。
不動產登記平均兩日辦結
通過細化登記類型、優化登記流程;推行不動產登記、納稅、交易窗口“一窗受理、并行服務”,讓群眾“最多跑一次”;開展手機APP查檔查詢核驗,實現信息查詢“不見面、馬上辦”;開展了不動產“信易登”服務,對信用好的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辦”;推行了不動產登記責任保險機制,讓審批人員“加速度”“放心辦”。實現查(解)封、異議、注銷登記即時辦結,招商引資和新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1日辦結,抵押登記2日辦結,復雜登記4日辦結,全市不動產登記平均2日辦結。

群眾咨詢相關業務。
項目報批30個工作日內辦結
通過打破原有的項目審批串聯模式,重塑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將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分為立項審查、施工許可、勘查驗收三個階段,設置綜合窗口,統一受理、一鍵啟動、并聯審批。將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地震地質災害評估等15項評估事項統一納入施行“多評合一”;將規劃平面圖、施工圖、網絡報審圖、消防安全審查等統一“互聯網+圖審”平臺,推行“一套標準、一次審查、一個結果、數據共享、多方監督”的模式,實施“多審合一”;將防雷裝置竣工驗收、節能驗收、綠化工程驗收、商品房配套設施交付等驗收事項采取“一口受理、統一確認、集中驗收、限時辦結”,實施“多驗合一”;在主要申報材料齊全情況下,對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建筑工程許可等17個審批事項、59份材料實行承諾即可“容缺辦理”。大幅壓減審批時限,一般社會類投資項目報批實現全流程30個工作日內辦結,比改革前110個工作日效率提高了近4倍。

市民大廳工作人員正在網辦區幫助群眾填寫資料。
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全面推進全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速增效,打造“移動辦事之城”。完善“銀E通”政務服務APP功能,運用場景設計思維,在現有52項“指尖辦”事項基礎上,不斷拓展“指尖辦”審批事項,使更多的政務服務事項通過手機辦理。依托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建設,加快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各種審批平臺信息互聯互通,加快融入國家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平臺和寧夏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用水”“用電”“用氣”“移動網絡”報裝、部分準入準營事項、一手房初始登記、醫保社保公積金等便民服務事項,逐步實現“不見面、網上辦”“指尖辦”“一次都不跑”。(記者徐佳敏實習生劉娜文/圖)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