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大督辦重點處理代表建議
兒童福利工作“干貨”多獲點贊
大西北網訊 “全區僅有寧夏兒童福利院一家機構發展良好是不夠的,兒童福利機構發展不平衡,地市級、縣級兒童福利機構人員缺乏、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怎么解決?”針對社會和群眾普遍關注的這一問題,寧夏人大代表馬春楊在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加強我區兒童福利機構發展的建議》,得到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重視,經主任會議研究決定列入2019年度重點處理代表建議。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多次督辦和民政等部門的努力下,我區兒童福利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8月22日上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重點處理代表建議督辦組走進寧夏兒童福利院,了解建議辦理情況。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人社廳拿出建議辦理的“干貨”:
民政部門充分發揮寧夏兒童福利院(寧夏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引領輻射作用,對地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在各項業務上給予示范、指導,帶動地市兒童福利機構基礎設施、人員隊伍、專業服務和保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爭取本級福彩公益金120萬元,為地市兒童福利機構各補助30萬元,用于購買兒童服務;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1200余萬元用于全區兒童福利機構設施設備配備、機構維修改造及院內兒童“養治康教”一體化項目實施。同時,將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兒童之家等兒童服務陣地建設納入社區公共服務體系;探索開展困境兒童撫育康復計劃項目試點工作,由各地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對符合條件的0至6周歲的殘疾兒童進行階段性集中撫育康復;實施“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救助計劃”和“母親康復訓練計劃”,并為每個患兒家庭補助2000元營養服務費,使其在兒童福利機構得到很好的養育、醫療康復救助、特殊教育和服務保障。
財政部門加強了對兒童福利工作的資金保障力度,從2018年起,對機構養育孤兒、父母雙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孤兒等困境兒童補助標準參照上一年度比上上年度全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量的80%、60%和50%進行調整,擬于近期根據中央相關工作要求再次提標。自治區人社廳通過提高特殊教育津貼標準、實施績效工資、調整優化崗位設置結構比例等措施,努力提升兒童福利機構人員待遇。
提出建議的代表對辦理工作表示滿意。督辦組指出,相關部門要繼續做好建議辦理工作,要想方設法提高兒童福利機構一線醫護、保教工作人員待遇。同時應從源頭上減少棄嬰現象發生,減少孤殘兒童增量。(記者尚陵彬)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