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月22日訊 近年來,“入園難”不僅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和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是人代會上年年被人大代表們念叨的“老大難”問題。
“‘入園難’,主要是‘入公辦園難’。”朱韶峰代表表示,以銀川市興慶區為例,目前共有直屬公辦、民辦幼兒園49所,在園幼兒15167人。其中公辦園5所,經過審批的民辦幼兒園44所。盡管公辦園數量僅占興慶區幼兒園總數的10%,但在園幼兒數卻占到了13%。城市公辦園按建設標準應有學位1230人,實際在園人數1614人,每班人數均超出國家定額。
朱韶峰認為“入園難”的第二難,在于城市民辦幼兒園發展不均衡。經調查發現,公有民辦幼兒園因基礎設施完善、辦園條件好、收費較低(每月保教費300元至500元),生源爆滿。而在一些小區配套建設的幼兒園,盡管硬件設施、人員配備都比較完善,但因為每年要承擔大約30萬至60萬元的房租成本,使得這些民辦園把高成本轉嫁到學生家長身上,生源自然遠不如公辦園。另有其他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3000人,此類幼兒園辦學條件不達標、辦學行為不規范,存在諸多問題,可由于社會需求大,暫時也無法予以取締。
“自治區政府應將增加公辦幼兒園納入自治區‘十三五規劃’,使公辦幼兒園從總量上達到30%的比例,才能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輻射作用。”朱韶峰代表建議,政府應把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所有公辦、已經審批的民辦幼兒園核撥生均公用經費,為各類幼兒園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還應繼續加大購買學前教育服務的工作力度,通過增加購買學前教育服務的方式,讓更多家庭享受到普惠性學前教育。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新建小區內配套建設的幼兒園由開發商無償交給政府,由政府決定舉辦成公辦幼兒園,或通過公開招標遴選舉辦人辦成公有民辦幼兒園,而不是由開發商高價買賣。”朱韶峰建議道。
http://xibei.ifeng.com/nx/detail_2015_01/22/3461747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