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香深處梅花道場
——潘瘦竹其人·其印·其畫
鄭鐵林
潘瘦竹攻金石篆刻,工筆畫已有30多年,他已刻石數千方,繪畫數百幅。瘦竹是一位甘于寂寞的人,多半生把所有的身心精力獻給他所熱愛的藝術事業,他不顧自己的前程順逆,不顧自己的生活,事業如何?始終刻石丹青不止,不管外界發生什么變化?但他對藝術的癡情不變,不求名利。不求闊達,那怕生活如何緊迫,他始終全心全意握緊手中的刀筆!他在藝術中很聰明,但在人生中很傻!他性格內向,這與他不幸的童年、生活環境相關,他不想生活、事業如何?那均是未知數。并不是自身如何即可解決的,所以他拿起刻刀、畫筆,即是他進入自己的“天堂”!
很多人學藝術是假、以藝術為敲門磚是真,顧生活前程而不顧藝術!結果生活改善了,前程光明了,但藝術學問為零!這種人與瘦竹相反,究竟是誰聰明誰傻呢?當然這要看社會之風如何?這要看眾人的思想覺悟如何?故此有些人頭銜越多本領越小,學歷越高素質越低!現已成為不小的社會問題。
瘦竹已近知天命的年紀,但他依就童心未眠,純真不改,任你別人千般計,他心自有癡藝夢!“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瘦竹的篆刻早已達到一種當代至高的境界,無論從篆、書、印以及方寸之間的構思疏密、刀法、力度之多變、創新,不越古法傳統規矩,繼承不失個人風格,他在印界名聲不小,但因年青不玩虛招,在仕途中他還不為俗人所識也!他曾為許多名人治印如李瑞環、費孝通、平山郁失、黑澤明、曾憲七。呂斯伯、常書鴻、黃胄、林散云。黎泉等等。瘦竹十幾歲時,早已在篆刻方面顯出奇才天賦!
1980年有一天文史專家于竹山老先生領著武威師范學院高級講師潘若清先生(潘瘦竹的爺爺)以及當時只有十五六歲的瘦竹,帶著印拓到我家來訪。從此,收潘瘦竹為弟子。之后在金川公司的書、畫、印展出,授課都帶著瘦竹同行,以及我在蘭州首次展出書法,其中都有一部分篆刻即是瘦竹的印品,師徒合作在蘭州的“大敦煌藝術館”,蘭州張掖路程春霖的公司三樓展出數月,這是瘦竹首次在蘭州公開嶄露頭角。也得到了文藝界、文史界、新聞界的廣泛好評。在金石篆刻方面瘦竹童年得到朱家炎,駱石華的啟蒙,后為鐵魔居士的弟子。
瘦竹青少年時代,正趕上甘肅武威的藝術黃金期,那時武威名家積集,有于竹山、潘若清、丁二兵、朱家炎、王坤、陳石。楊鴻基、鐵魔居士、孫壽嶺、王維德等等,當時武威在金石,書畫,文學,文史,音樂等方面均在全省占重要地位,關健當時武威擁有上述名家。瘦竹從小深受上述人物的影響。記得當時武威有“方觀宇金石學會”并展出千方會員篆刻作品,杭州“西冷印社”、曲子貞、黎泉、陳伯希、曾來電、寫信題字祝賀。陳石任“方觀宇金石學會”會長,康為、潘瘦竹任副會長,秘書長。當時會員有百余人,出過三期會刊,別小看那次在武威的專題金石篆刻展。一方印章只有方寸,三百多平方米的展室展滿篆刻作品談何容易?!據我所知,千余方篆刻專項展出當時乃首次全國之冠也!瘦竹是那次展覽的主力人物,十七八歲的青少年,已顯露出篆刻的獨特天份!。
瘦竹二十多歲以后,他在印面長5㎝,寬5㎝的一方印中刻唐詩。后來又在8㎝乘8㎝的一方印中刻心經全文276個字,瘦竹天性低調,不聞名利。否則,早已是在金石篆刻中的 “吉尼斯”世界記錄獲得者了!瘦竹的篆印不用說在今天,一百年后,再去欣賞研究他的篆印也是杰出的作品,我沒夸大,我敢斷言。金石篆刻學為中國傳流文化之精髓核心。篆刻雖自謙“雕蟲小技”,內藏大學問,大深遂!漢字雖以“六意”構成五千年的文明史,
包括古今文字的多體文字演變!證明漢字從現實應用括展到金石,書畫、考古、理學、文學、宗教、很多領域的專門學問,特別對人生的智慧,修養、養生、預測等諸多領域中,有他獨特的作用!從識篆別篆來講,即是考古學家的一把鑰匙,是文字學家的基礎,歷史學的證據,金石學家核心的學問,你看雕蟲有大技,有深奧之學問也!在我們13億多人口中,精于金石篆刻之人實在太少了,這門技藝與學問屬于瀕危學科!愿瘦竹是承上啟下一代的真正傳人!我說的是金石篆刻家而不是刻字匠人。
詩不明志詩何用?詩不傳情畫意何?丹青在意而其妙在人,瘦竹擅長工筆。花鳥、人物、動物、山水均是他所描繪的主題,“留得殘荷聽雨聲”,“真武法像”諸佛菩薩,青山綠水,柳陰鳥鳴,天山雪豹,都是他的丹青題材。工筆畫以及工筆重彩一向是中國國畫中的重要畫科,古今如張擇端,任伯年、仇英、唐寅、于非闇、張大千等均是工筆畫的代表人物,近七十年以來由于科學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腳步加快,也影響到了這一細致入微的工筆畫種。特別是人欲橫流的社會之風,有誰能沉下心來慢慢畫工筆?誰去苦行作畫如參禪的靜默呢?
瘦竹偏偏卻選擇了這一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畫種“工筆畫”,他抱著“守黑方知白可貴,能繁始悟簡之真”的道理丹青鑄魂!很多人都投取方便法門謀求名利,追求“得道者”,瘦竹卻死心眼不求得道,寧愿殉道!改革開放后,提出“時間即是金錢”的口號,人家不管,完成一幅工筆畫何止十天半月的時間?他在于藝海中游蕩,在江山自然中洗禮靈性,帶銅臭味的不是藝術,更不是真正藝術家的信仰!一個人為生活而生活一定生活不好,為藝術而藝術必轉入平常之路,藝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到達倫理的橋梁,宇宙自然之理,天地人之間的關系之理,眾生萬物之理。肥是琶蕉,瘦是竹,“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多情反被無情誤”,功夫不負出力人。
凡杰出的人物,沒有不甘于寂莫的,自由是從不自由中脫胎出來的,幸福是從痛苦中釀造出來的!天才是從智慧中沉淀的!瘦竹的所行所為無疑是選擇了冷門僻經,若想戰勝別人,首先得自己戰勝自己,低調是高調的基礎,寂寞是熱鬧的序曲。不要趕時髦,要創造時髦!一個人缺少主見,即是他人的奴隸!瘦竹的畫印在香港,臺灣,海外諸多國家藝術館,博物館,私人皆有收藏,盡管認假不認真的人大有人在,但也怕“貨比貨”呀!讓屬猴之人去鬧,讓屬龍之人寂寞吧,作龍上天,作蛇入草,各有個的去處。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各有個的角色!爭道者多,殉道者少!我們每個人都口喊真理,但如實按真理而行,第一得忍痛,第二得自我犧牲!誰愿意忍痛與自我犧牲呢?不如此怎能感動天地人呢?故此好人、真人不絕。什么是藝術?藝術是心靈的寫照,“若問心靈為何物?恰似墨畫松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