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甘肅頻道9月23日電(記者張新新)9月23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甘肅·祁連山論壇”閉幕。本屆論壇圍繞甘肅經濟、社會、生態、脫貧攻堅等領域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匯聚多方觀點、交流前沿信息,多維度解析新形勢下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與機遇、前景和未來。現在一起來看看論壇上專家的妙論吧。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廖林: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需要國內產業鏈補弱、補短和補漏,為中西部地區帶來廣泛的產業發展機會。甘肅有著地理上的區位優勢,建設以蘭州為中心、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網絡體系,成為“一帶一路”西北陸海聯運戰略樞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
——區域發展應跳出區域的思維,從國內、國際大循環上,從各種更大的舞臺、更大的發展背景上,來尋找機會。甘肅地大物博,但戈壁灘多,戈壁灘如果在新能源上能夠起作用,那是一種得天獨厚的資源,其他地方都很難有這樣的條件。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
——甘肅應樹立在超常規發展中守正出奇的指導思想。所謂守正,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解放生產力的關鍵。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院長周月秋:
——當前,“一帶一路”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有利于增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聯系,也有利于推動西部地區經濟轉型升級。下一步,甘肅可以更好地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在傳統產業升級、特色產業創新和外向產業拓展等方面,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
——蘭州可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青云之志。雖然存在差距,但蘭州在未來是有機會有條件去努力追趕的,蘭州的發展思維要樹立這樣的高遠志向。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數字經濟也好,數字基建也好,對于欠發達地區,這又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甘肅未來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傳統產業現在已經處于發展的天花板,因此,必須要換軌推動、打造甘肅資源的新優勢。甘肅下一步如何開放天空,如何開放電子商務和數字網絡,如何開放物流大通道,是甘肅在新時代通過開放打造資源新優勢中要注意的地方。
海升集團董事長高亮:
——在以國內循環為主的大背景下,在全國消費升級的大的產業背景下,甘肅具備成為全中國最優質的菜籃子和果園子的條件,應該把這兩個產業做大、做強,這也是甘肅富民脫貧的主要抓手。
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孫萬倉:
——甘肅土地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一年一熟的土地使用現狀就使得冬季土地是閑置的,如果能把這一部分土地利用起來,寒旱農業就會上一個臺階,還能把甘肅的農村打造成西北地區最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之一。
甘肅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東明:
——無人機行業或許是甘肅省未來發展的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為無人機作為未來高科技的智能化的生產工具,對我們未來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以及工業制造各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