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0月29日電(記者張玉潔)記者28日從甘肅省敦煌市了解到,庫姆塔格沙漠東緣一處已干涸約300年的湖泊“哈拉齊”再漾碧波。這與當地近年來實施的生態水利工程有關。


哈拉齊再漾碧波(視頻截圖)。敦煌電視臺邱亮、雷雨供圖
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段與庫姆塔格沙漠東緣交會處,一片水面出現在沙漠戈壁中。水面東邊還有紅柳和蘆葦叢,白鷺等水鳥棲息翱翔。
“這是河西走廊重要內陸河疏勒河的終端湖——哈拉齊。它曾干涸約300年,現已形成大約5平方公里的湖面。哈拉齊重現阻斷了庫姆塔格沙漠向東侵襲,進一步筑牢了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這也對生物多樣性恢復起到積極作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孫志成說。
孫志成介紹,哈拉齊曾經水草豐茂。自唐代起,由于移民屯田、環境變遷等原因,疏勒河經歷4次大退縮。清朝雍正年間,伴隨疏勒河斷流,哈拉齊干涸。“2006年,我到哈拉齊一帶時,這里已經完全沙漠化了。”

面對敦煌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局面,2011年,國務院批準《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
2017年,規劃包含的疏勒河及黨河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竣工,“分別”40多年的黨河與疏勒河在敦煌“重逢”。黨河、疏勒河下泄的生態水量通過已歸束的河道一路向西流淌,抵達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
“2017年和2018年,哈拉齊偶現水面。今年,隨著水流持續補充和降雨增多,哈拉齊累計5個月出現湖面,比較穩定。”孫志成說。
經調查,哈拉齊一帶已出現20余種野生動物。“過去沒水,這里野生動物很少。現在形成一片水面,野生動物有了良好的生活環境,遷徙候鳥也有了停歇地。我們去年曾一次遇到31峰瀕危野生動物野駱駝,這非常罕見。”孫志成說。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