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中午12點,對很多白領來說是一個相當焦慮的時刻,辦公室里的同事互相詢問:“中午吃什么?去哪里吃?和誰去?”午餐,讓辦公室白領“很糾結。”午飯如何解決是個長期性的問題——工作單位沒有食堂、午餐時間又緊張、小攤衛生情況令人擔憂。這些看似簡單卻又現實的問題如何解決?日前,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關于這頓午餐,蘭州的眾多白領們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有的不辭辛苦回家吃午飯,有的左挑右選不惜花錢買著吃,有的從家里帶飯吃,還有的索性混水摸魚到大學食堂里“蹭”便宜飯吃……
上班族午飯實在太糾結
現代白領的生活節奏普遍很快,快節奏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有時候壓力不僅僅來源于工作,甚至于小小的午餐也會成為壓力的來源。采訪中,在一家公司做企劃的白小姐說:“一到午餐時間就頭疼,一來公司附近統共就那么幾家快餐店,吃都吃膩了;二來有時候工作忙,到了飯點又沒食欲,過了同事邀約的吃飯時間自己又不好意思再下樓,看見人家四人一桌擠不進去,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多不好。”記者隨機詢問了不同單位的20位白領,幾乎有60%都表示午餐時間是最糾結的。不僅女性有白小姐這樣的顧慮,身為男性的趙先生也表示:“以前大學的時候,一到吃飯時間就往食堂跑,去的早菜也多。現在就不想那么早去了,去早了同事太多,和誰坐?和誰吃?都是個問題。要是不幸運遇到座位都滿了,只留著老板對面的一個座位,你說你是坐還是不坐呢?坐下去了,說什么呢?所以我現在都是磨磨蹭蹭,一定要磨到食堂人少了才去,還免得排隊不是。”
一般來說,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和干凈整潔的環境中,才能增加我們的食欲,但通常我們的午餐時間都是1個小時左右,這就意味著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完成選餐、等待、用餐等程序。這對于剛剛還處于工作狀態的白領而言,要馬上過渡到放松的午飯時間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等你進入放松的午餐氛圍,可能才擦干凈嘴就要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完全沒有緩沖的時間,這就讓很多白領覺得,午餐和時間確實是件比較難協調的事情。
出行擁擠自己帶飯+外賣
中午高峰時期等待電梯外出就餐,成了白領們每天最痛苦的事之一。因此大多數白領選擇自帶午飯或者叫外賣,避免出行擁堵帶來的麻煩。
“等電梯太麻煩,吃飯排隊也難受,還是自己帶飯來得方便。”在泰生大廈工作的小毛告訴記者,公司很多同事都選擇帶,一到中午大家就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還能相互分享食物,氣氛很不錯”。同樣在該寫字樓上班的文先生也表示,公司大部分都是自帶午飯,好吃又經濟。
除了帶飯一族外,叫外賣的也不在少數,不少白領的電腦或辦公桌上的便簽簿里,都有一串外賣電話。某地產公司前臺小羅告訴記者,想要外出吃飯那叫一個難,算上找餐館、等吃飯、等電梯,差不多要花1個多小時,不如叫外賣來得方便。
為圖方便省事,不少白領也選擇地攤盒飯。“地攤盒飯最方便,吃到實在想‘吐’時再到外邊換換口味。”提起午餐問題,曾在某網絡公司工作的小冷十分淡定,“周圍還有些小面館之類的,味道也就一般,至于有些快餐店,隔得有些遠,太麻煩”。而小莉也吐槽道,周圍吃飯的地兒實在太少,吃好一頓午餐“堪比登天”。
外出就餐人多價格高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張掖路新世界附近,12:10—12:40,幾乎每一家餐館都是爆滿,有的甚至出現排隊長龍,還有不少白領將就路邊的快餐攤,吃起了“板凳午餐”。
張琴告訴記者,上周她才開始到張掖路這邊上班,發現這邊吃飯的地方很多,有中西式快餐、小面館、炒飯、蓋澆飯、麻辣燙、很多小吃任你選,但總的來說價格偏高,“之前在雁灘那邊上班時,一份快餐10元,而這邊需花費15元左右,而和同事拼餐的人均消費也多在20元以上”。某證券公司上班的小劉也感嘆道,一出寫字樓,到處都是吃的,但吃來吃去發現口味都差不多,時間一長就膩味了,“味道稍好的餐廳都擠滿了人,經常一等就是20多分鐘,來回折騰一趟1個小時就過去了。”
“工作午餐要求不高,只要快、干凈、營養合理就行了。”小劉的話也許符合白領對午餐的典型要求。
“短暫一小時的午餐時間,擁擠的電梯、繁瑣的點單、漫長的上菜……”白領都會遇到的尷尬,每天上班都在問自己一個同樣的問題,“中午吃什么?”有不少挑吃的人更注重“吃好的”。22歲的李女士說,她特愛覓食,附近哪兒新開了小飯館、推出了新菜,都會約同事一起去,大家輪番請客。不過,一個月下來花費也不是小數目。
午餐要求不高只要干凈就行
有很多白領對快餐不滿意,口味不好、品種少、營養不均衡,食堂太擁擠,小飯館餐具桌椅不衛生,甚至偶爾還會吃出異物等問題都屢屢被提及。另外,很多白領認為快餐的性價比太低,“肉菜搭配得較好的就會很貴,稍微便宜的就見不著肉,而且特難吃。”王小姐說。
對于時間就是金錢的石先生,他說,他本身對食物的口味沒什么感覺,好不好吃無所謂,只要干凈就好,就餐環境有點小講究,特別不喜歡四處油膩膩的街邊小店,幾乎從不去吃。比較喜歡在公司樓下的肯德基解決午飯問題,或者步行去不遠的地方買個牛肉面,迅速吃完后,回單位午睡一會兒。“很多人覺得我吃的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但是,你能保證你吃的餐館,用的一定是優質油、燉的一定是優質肉嗎?”
張先生說,公司沒有食堂,幾乎所有同事的午飯都是外送盒飯或者去超市、小店買些簡單的食物吃,公司沒什么美食氛圍。也不覺得午餐是多么重大的事,反正就是例行公事,吃完拉倒,好像大家也都是瞎吃吃,如果不想吃盒飯,就在單位附近買點炒面、炒飯、米線、面條之類的吃,偶爾同事相約去吃酸菜魚。夏天想減肥時,我通常是在附近買一根玉米,再買一盒酸奶,這么吃一點也飽了。“我早餐晚餐都在家吃,吃得都不錯,出門時老婆還會在我包里塞一些核桃、杏仁之類營養較高的‘補品’,下午我也會買一點蛋糕之類的食品。我覺得午餐吃得好不好,對我來說不太重要,反正營養應該是夠的。”
“白領午餐”蘊含巨大商機待挖掘
有需求的地方就肯定有商機,白領們對于午餐的困擾和要求,其實也從側面給了商家們很多啟發。
午餐市場如此之大,還沒有哪一家或者說哪一類商家可以做到“壟斷”。很多的調查表明,每座城市里對午餐不滿意的白領平均近九成,午餐也是一日三餐中招致埋怨最多的一餐。然而在蘭州,“白領午餐”蘊含的巨大商機卻并沒有被眾商家挖掘。
建議商家可以采用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的生產,通過門店的配送,將中式快餐送到白領的手中。而目前城關區推出的虛擬養老餐廳模式值得借鑒,城關區年滿60歲的老人在通過申請加入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并于“虛擬養老院”服務大廳辦理“虛擬養老服務卡”后,只需提前一天撥打965885,第二天便可享用可口美味的套餐。當然,面對如今飛漲的物價,僅靠商家“孤軍奮戰”固然不現實。
在位于西關商業中心的木塔巷、大眾巷里,記者看到,各類小飯館一家連一家,可一到中午用餐的高峰期,這些小餐館依然不能滿足眾多上班族的“口味”。一家快餐店的老板告訴記者,“我們也想給上班族們提供既便宜又多樣美味的午餐,可現在物價那么高,我們有什么辦法呢,成本太高,我們的費用也高,要是沒有政府扶持,我們想降價也不行呀,總不能賠本轉吆喝吧。”
午餐和健康怎么兼顧?
都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專家表示,午餐的分量和質量關系到下午有沒有充足的精力去面對工作,因此不僅要飽還要好。辦公室的白領女性們從來都把苗條的身材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果要她們吃一頓豐盛的午餐,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消耗卡路里,那無疑抵消了健身房里幾個小時的揮汗如雨。因此,很少有白領會考慮午餐的重要性,大部分男性認為填飽肚子就行,而大部分女性則覺得吃完了就要開始工作,反倒對健康不好。因此吃與不吃,怎么去吃,就成了問題。
專家表示,健康的午餐不僅要注意午餐的菜品,更要注意吃午餐的方式,這些都決定了你是否能有個精力充沛的下午。
1.只吃八分飽,不要吃得過飽。專家提出,午餐吃的太飽可能會影響你下午的工作效率。畢竟進食午餐后,身體中的血液將集中到腸胃來幫助進行消化吸收,在此期間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如果吃得過飽,就會延長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狀態的時間。
2.午餐前半小時可以吃點水果。要知道,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餐前,至少在餐前半個小時吃,否則將影響你的午餐食欲。午餐需時刻提醒自己細嚼慢咽,只有細嚼慢咽才能保證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至少給自己20分鐘的吃飯時間吧。
3.飯后別坐著。都坐了一上午了,那么吃完午餐順便活動活動吧,哪怕站在你的格子間里跟同事說說話,或者在窗戶前稍微溜達溜達,也有助消化和舒展肢體。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