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甘肅科研團隊歷經20余年培育的全國首個熱導系玉米新品種隴頂728通過國家審定。經過近7年在黃淮海夏播玉米區的試驗、示范和推廣,隴頂728表現出抗銹病、耐高溫、抗倒伏、品質優等顯著特點,穩產高產,得到種植戶的青睞,深受經銷商的追捧。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導致黃淮海地區高溫、銹病等影響著玉米生產的安全。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科研團隊守望田野29年,悉心耕耘50個育種季,培育出68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新品種,其中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達47個,占甘肅省國審玉米品種的一半。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研團隊開展了將熱帶血緣種質抗逆抗病基因導入溫帶高產骨干自交系的玉米育種探索,通過三輪改良,成功篩選出一批具有熱帶血緣、抗逆抗病的熱導系材料,進行熱導系材料組配,選育出了以隴頂728為代表的綜合抗性強的玉米新品種。
科研團隊從2018年開始在黃淮海8省市對隴頂728進行國家區試和生產試驗。經過多年多逆境、高溫熱害、洪澇水災的考驗,在2021年、2022年國家玉米品種聯合體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652公斤,比對照增產13.2%;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1公斤,比對照增產6.2%。隴頂728比國家審定標準3%的增產幅度高,在全國試驗中比同類品種畝均增產50斤至200斤。
據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隴頂728出苗至成熟102.8天,畝均種植密度4500株至4800株;株型適中,株高272厘米,穗長18.3厘米;出籽率高,達到89%以上;品質優良,籽粒容重756克/升,粗淀粉含量73.8%,容重和蛋白質含量高于同類品種;綜合抗病性強,抗莖腐病、小斑病、彎孢葉斑病、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由于熱導系特點的加入,抗南方銹病的性能提升,隴頂728在成熟期田間仍然青枝綠葉。
10月27日,全國首個熱導系隴頂728高端經營論壇在山東省德州市舉辦,國內種業資深專家和來自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的玉米經營商、種植大戶齊聚一堂,在陵城區神頭鎮鑫峰家庭農場見證了隴頂728玉米新品種的長勢。隴頂728經歷霜降節氣、田間站立136天,仍然活稈成熟、亭亭玉立,無倒伏、無穗腐,籽粒深度達到了春播水平。(記者王朝霞 馬國順)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