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9月8日電(記者胡銳、王菲)無人機“穿云”干預天氣、“機器人挑夫”上線送貨、打“飛的”出行成為可能……9月6日至8日,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大會集中展示了我國低空經濟領域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體現了“發展低空經濟 創享美好未來”的辦會主題。
走進大會現場,3萬多平方米的展區十分熱鬧,整機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飛行服務提供商的展臺鱗次櫛比。在展廳入口位置,一架白色涂裝的大型電動飛機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拍照。“這是我們最新研制的傾轉旋翼垂直起降電動飛機,可以容納5名乘客,最大航程能達到200公里。”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徐安說,相比于傳統直升機,該款飛機噪音小、舒適性高、飛行成本較低,適用于短途出行、旅游觀光等多種場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未來低空出行服務會更多地進入大眾日常生活。

圖為觀眾在體驗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電動飛機。新華社記者 胡銳 攝
繼續向前,一個代號“雙尾蝎A”的無人機模型擺在低空氣象展區的中間位置。“這款無人機最大升限為1萬米,能夠輕松‘穿云’,通過機身掛載的多種傳感器件和氣象設備,可以觀測、干預天氣。”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低空氣象、人工影響天氣是低空經濟重要應用場景,相比于地面發射氣象火箭,無人機能直接抵達云層,在進行氣象探測、施放增雨劑等作業時更加精準。另外,此類無人機最大滯空時間近40小時,在發生洪澇、地震時,能為災區提供通信保障。

圖為“雙尾蝎A”型無人機模型。新華社記者胡銳 攝
無人機物流與配送是最常見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之一。本次大會也展出了許多無人機“送貨員”及其控制系統。在展館二樓,北京東進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平臺,能實現低空空域網格化管理,目前該平臺已在黃山風景區得到應用。“我們與硬件提供方和景區管理方合作,建立了黃山上的無人機物流體系。”企業相關負責人辛春賀說,黃山風景區海拔高地勢陡,物流配送困難,使用無人機配送有很大優勢。目前,這些“機器人挑夫”日均往返作業100余架次,為山上送去食品飲料和日用品,將山上的垃圾運送下山,效率高,運量大。此外,通過加裝傳感器,無人機還可以對景區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發現病蟲害或森林火險等隱患。
除多樣化的展品外,本次大會還舉辦了專題報告會、成果發布展等活動,集中展示我國低空經濟領域發展成就: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上市及新三板掛牌公司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4);安徽省發布100余項低空經濟新場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科等企業集中發布企業最新技術成果……
“正好是周末,帶著孩子來逛展,真是大開眼界。”前來看展的蕪湖市民沈女士說,期待更多低空經濟產品和應用進入我們的生活。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