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絲路,澤遺百代。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中國日報網以及浙江、江蘇、甘肅三省網信辦承辦的“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近日來持續推進,來自國內外青年學者以及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代表通過走訪寧波、南通、敦煌等城市,挖掘“一帶一路”故事富礦、感受“一帶一路”建設變化。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有6年時光,這在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史冊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跡。“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給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帶來新的活力,也是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今天,我們通過“絲路人·絲路情”主題活動,向世界講述“絲路”故事,發出“絲路”共贏發展聲音。
“絲路”故事美妙傳奇,給人遐想。浙江寧波舟山港作為世界“第一大港”既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亦是輻射全球的集裝箱樞紐港,更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早在清乾隆年間,南通的棉花等產品經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東南亞、甚至非洲。如今的南通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作為國際化家紡專業大市場,產品遠銷全球5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張騫出使西域一路便流傳著眾多佳話故事,作為古絲路重要節點的敦煌,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是古代中西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點。如今,一個個傳奇“絲路”故事正串起發展之夢想。
“絲路”聲音鏗鏘有力,共贏發展。“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建設并非憑空說,是靠務實行動,靠一個個項目。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是156.4億美元,一大批重大的項目正在有序實施,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此次青年學者們的考察的南通三建等建筑企業帶領數萬建筑鐵軍在俄羅斯、塞爾維亞、安哥拉等30多個國家的“一帶一路”沿線土地上接連創造“南通鐵軍”奇跡;振華重工已為“一帶一路”相關的5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3500余臺設備;中天科技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為“中國制造”贏得了美譽……“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但機遇和成果屬于世界。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正在不斷汲取世界力量,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彰顯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共同體意識。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絲路人·絲路情”主題活動在向世界講述“絲路”故事,同時也是在展示“一帶一路”建設給沿線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不止,“一帶一路”建設匯聚著沿線各國發展夢想,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在新的起點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施帥杰)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