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5月28日3時45分
救援的“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
我們沉浸在何立凱英勇殉職的悲痛中
對農繼坡的搜救工作仍在不間斷進行
只要還有一絲希望
我們就不會放棄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5月28日凌晨3點45分,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百色工務段平果高鐵路橋綜合維修工隊的5名職工巡查云桂鐵路那吉隧道后,在返回駐地途中突遇山洪阻斷道路被困,造成1人殉職1人失蹤,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消失在暴雨夜中的防洪勇士
5月26日以來,廣西出現由西至東的一輪強降雨,特別是百色平果地區雨勢兇猛,5月28日連續雨量287.4mm,24小時雨量202.3mm,是當地2007年以來最強的一次降雨。

▲搜救人員做好安全措施后,趕往搜救現場
當天凌晨零點20分,平果高鐵路橋綜合維修工隊嚴格落實防洪標準,按計劃對三級防洪地點那吉隧道進行巡查,疏通泄水孔,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排查搜索重點匯水區域
凌晨3點,隧道巡查工作如期完成,工隊職工坐汽車準備返回駐地。當時雷電交加,暴雨如注,汽車駛離隧道后沿著道路往上走。道路一面是山,旁邊還有一條排水溝,另一面是汽車無法行駛的斜坡。

▲事發當晚,職工從該橫洞進入隧道進行隧道檢查確認工作
不一會兒,職工們就發現道路積水越來越深,山洪攜帶大石頭從前方沖來,汽車無法往前行駛。發現險情后,他們馬上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南寧局集團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一方面派人趕赴現場,一方面聯系平果縣消防隊、醫院、海事局請求救援。

▲事發時被困的工程車
隨后,工隊班長農繼坡和職工何立凱主動請纓往前方探路,清理橫在路面的石頭。工隊其余3名職工在后方洪水較小的地方搬動大石頭筑起一道約半米高的擋水墻,防止被洪水沖走。
不料,山洪暴漲,路面積水快速上升,在前方探路的農繼坡、何立凱只好在路邊相對較高的地方停下來。

▲道路被洪水沖毀
農繼坡、何立凱發現他們所在的地方已經很危險了,隨時有可能被洪水沖走,于是向另外三人走去。可不幸的是,一陣突如其來的洪水將兩人卷走。

▲被沖毀的道路
據當晚一起出巡的工隊職工蒙樹豪回憶,他們距農繼坡、何立凱約60米。借著強光手電,農繼坡兩人蹚著水向他們靠近。可是,突然間電筒光消失了。
“
他一直舉著手電,我看著那道光在我眼前流走、消失。
”
——蒙樹豪
他回過頭看何立凱時,已經找不到他的蹤影。他很想游過去幫他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很快消失在滾滾洪水中。

▲洪水來勢洶洶
5點22分,消防隊到達現場救援,找到在原地受困的3名職工,并成功救出。
6點30分,消防隊找到失聯的何立凱,但經搶救無效,何立凱英勇殉職,對另一名失聯職工農繼坡的搜救工作仍在不間斷進行中。

▲巡邏快艇正在進行搜救
近百名由鐵路部門、平果縣消防隊等部門組成的救援隊正開展緊張的搜救工作。5月29日,他們把搜救范圍擴大到隧道以下30公里的地方。

▲巡邏快艇正在進行搜救
淚目!兩人最后網絡動態曝光

▲何立凱證件照
何立凱,今年22歲,2018年8月參加工作,來自貴州黔南州,布依族,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今年4月份定職。

▲這是何立凱的QQ空間視頻截圖,繁重的工作之余,這位鐵路大男孩也會偶爾賣賣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
他很幽默,經常給我們講笑話,活躍氣氛。我們管轄的地段山高路險,橋隧較多,遇到暴雨就要出巡。有時候正好碰上何立凱的休息時間,他都會主動放棄回家的機會,投入到防洪搶險中。忙起來的時候,我們讓他休息一會,他總是笑著說沒事,我年輕,有的是力氣……
”
——工友馬輝梯

▲回憶起好兄弟何立凱,馬輝梯不禁悲從中來。

▲農繼坡生活照
農繼坡,今年26歲,壯族,2014年8月參加工作,廣西靖西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2018年被任命為平果高鐵路橋綜合維修工隊班長。

▲上面這張截圖來自農繼坡的抖音頁面,上面記錄了他和女朋友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農繼坡和女朋友是大學同學,原本打算今年就領證結婚。

▲農繼坡朋友圈最后一條記錄定格在5月17日,當時他正冒著炎炎烈日踏上執行檢修任務的路上……
農繼坡你在哪?我們仍在等你回來
何立凱、農繼坡兩人出事的消息傳到單位后,與他們一起共事過的同事都表示難以接受。在他們眼里,擔當和敬業,是這兩位年輕職工留給大家的共同印象。

▲工友們仍在等待兄弟的歸來。
當了解到何立凱因搶救無效殉職后,大家把希望寄托在了失聯工隊長農繼坡身上,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逐漸渺茫,但他們仍然期待奇跡的發生。

▲工友們仍在等待兄弟的歸來。
“
農繼坡!你到底在哪?今年你不是要準備結婚嗎?瞧你每次向我們炫耀你女朋友多么賢惠、多么理解自己工作那傻樣……
”

▲工友們仍在每天堅持搜尋,期待奇跡的發生。
經媒體報道后,何立凱、農繼坡兩人的事跡也深深打動了廣大網友及鐵路同行,他們紛紛留言評論,稱贊兩人的壯舉,祈禱英雄的歸來。


▲人民日報微信號下網友的留言
有網友這樣評論道:
他們用忠誠書寫使命擔當,用生命筑牢防洪堤壩,在他們身上,體現出忠誠履責的擔當精神、奮勇向前的戰斗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體現出鐵路人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的優良傳統,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青山凝噎,鐵軌悲鳴。多么希望他們的背影還能出現在這山谷中。
一位同是鐵路工務人的老工長在朋友圈這樣轉發:
大風大雨面前,大多數人是往家的方向趕,而鐵路人的方向是相反的,你問我們怕不怕?我們也怕!但我們更明白安全二字的份量。

截至5月31日8時30分,鐵路、消防、海事、醫療等部門共出動救援力量400多人次,動用搜救船7艘次,海事巡邏快艇4艘次,以及無人機、挖掘機等各類救援設備進行搜救,目前救援工作仍在努力進行中。

▲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當你坐在舒適的列車上
感嘆歲月靜好時
一定不要忘了
有些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向災害面前挺起鋼鐵脊梁的勇士
致敬!
(責任編輯:張云文)